这是本着有益的权利下放精神对《祂的门徒:论主教团之神学及法律性质》自动手谕的重读。教宗方济各经常提及这种权利下放,并强调是上主一直守护着教会的合一。
在这首次宣报以後,门徒们便开始传述:『主真复活了,并显现给西满了!』(路廿四34)」教宗也重复这句宣报词,而且多次邀请在场的信友们这样做。
圣母始终跟随圣子,因此被称为首位门徒。教宗接著指出,教会今天邀请我们瞻仰这奥迹:它向我们表明天主愿意救赎完整的人,即救赎人的灵魂和肉身。肉身复活正是基督信仰启示的一个要素,我们信德的一个核心。
(路五1-11)教宗解释说:责备自己,说‘我是个罪人’,这是伯多禄在做耶稣的门徒的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伯多禄的首要一步正是如此,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首要一步。
帕罗林枢机以耶稣复活后和祂在最后晚餐厅中向门徒说的话展开弥撒讲道,即愿你们平安,我把平安留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给你们的,不像世界所赐的一样。你们心里不要烦乱,也不要胆怯。
当群众因五饼二鱼的奇迹向祂欢呼时耶稣离开了他们,上山去祈祷;夜间耶稣来到门徒们的船边,在风中搅动的水面上行走并安抚他们;最后耶稣伸手拉住被暴风雨吓坏的伯多禄。
耶稣的门徒透过它而获得灵感,去实施真正有效的牧灵行动,从而缓解、护理并治愈人类场景中与成瘾有关的各种苦难。教宗继续说,只有全体动员起来,我们才有可能战胜成瘾,创造团结的网络。
教宗接著说,今天的世界也需要在上主的门徒身上看到勇敢地度基督信仰生活的人,就是:跟随圣神的推动,受派遣向贫穷者和被排斥的人宣扬希望和救恩的人;跟随信德的逻辑而不是奇迹的人,奉献自己,不理会特权,不排斥任何人
耶稣运用了几个简短比喻,为门徒指出「应走的道路,好能有智慧地生活」(参阅:路六39-45)。耶稣问道:「瞎子岂能给瞎子领路?」(39节)教宗解释说:「耶稣意在强调,领路的人不能昏聩糊涂,却要耳聪目明。
曲折的四年修院生活后,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圣召,天主是不是真的召叫了我作他的门徒?我是否该坚定地走下去?这些疑问一直困惑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