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传时首先就祈祷做准备,就如圣保禄宗徒所说,“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我现在在肉身内生活,是生活在对天主子的信仰内:他爱了我,且为我舍弃了自己。”
在泰泽我见到东正教要圣神职的朋友、新教读神学准备作牧师的朋友,更有一些在修院读书的修士,他们舍弃了许多究竟是为了什么?
第三个词汇是‘克苦’,任何形式的尊重都来自于克苦的态度,就是懂得舍弃某些东西以获得更大的利益,为了他人的利益。克苦帮助我们改变掠夺性的态度,在克苦内具有承担分享与尊重以及关爱生态关系的形式。
、充满激情地勉励大家:“耶稣贵为天主子,今夜却取了一婴孩的形象,降生在马槽山洞,人间社会的最低层,祂的‘入世’教导我们轻看世物,提醒我们关注永恒,更为重要的是:祂的降生是天主对人类大爱的圆满表达,祂不舍弃任何人
总主教接著表示,“只要我们的团体在一切事物上继续出现分歧、只要我们不懂得舍弃一些自我以接纳他人的差异和限度,以及我们在所有情况下不真诚地致力于彰显那基督荣耀的合一,那么我们所谓的对话、相遇、和平与和谐就不会令人信服
教宗说:“若翰年轻时就舍弃一切,把天主放在首位,全心全力地听祂的圣言。他摆脱一切俗务,退隐到旷野,好能更自由地听从圣神之风的引领。”
2005年冬季,李华两口子舍弃了一年8000多元的养奶牛工作,走进堂门,看起了堂。妻子给神父买菜做饭,清理卫生,洗衣服;李华看门,待客,打钟,管理堂院,管理库房等。神父、教友都挺满意。
令世上无数优秀明哲之士舍弃荣华富贵跟随他,称他为主为师。历代帝王皆有他自己的年号,但不久就湮没无闻,惟独耶稣生于寒微,长于贫穷,既无财富又没有一官半职,然而人类以他的降生为纪元。
马尔谷福音第十章记载了一个耶稣召叫富家少年的故事,因为耶稣要求他变卖家中所有的,施舍给穷人,然后跟随他,富家少年对万贯的家产难以舍弃,所以忧郁地走了。透过这一例子,可以看出人的回应也是很重要的。
选择修道,就意味着要舍弃一些东西,《圣经》上记载:你要舍弃你的妻子儿女,房屋,田地,兄弟姐妹及你的一切来跟随我,并不是要求我们不管世俗之事,而是要我们知道,选择跟随耶稣会比度婚姻生活要吃苦,当我们还小的时候就接受了信仰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