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苏厄书》第24章问答一、历史回顾与天主的救恩恩宠(若24:1-13)问1:若苏厄为何召集所有以色列支派和领袖到舍根?
教宗说:门徒们在路上心不在焉,所关心的事物不符合耶稣的‘方向’和祂完全承行天主旨意的心愿。例如,雅各伯和若望兄弟两人盘算着坐在以色列王的左右该多麽好啊(参閲:37节)。
《若苏厄书》第九章问答众王结盟问1:约但河西边的哪些民族听到以色列人的事迹后联合起来作战?答:赫特人、阿摩黎人、客纳罕人、培黎齐人、希威人和耶步斯人。问2:这些民族为什么要结盟?
为此,教宗引用《你们欢喜踊跃吧》宗座劝谕,鼓励众人「学会看见含忍的天主子民的圣德」(参阅:7号)。接着,教宗称圣德是「教会的真光」。
安提约基的圣依纳爵(35-107)曾这样论述过执事的本质:“他们不是管饮食的执事,而是天主的教会的服务人员”(《致特拉里亚人书》)。
一天,这个小孩问天主,“他们告诉我明天你将要把我送到地球,可我如此弱小而无助我将怎么生活呢?” 天主说,“在许多天使之中,我已经选定了一个给你。她会等待着你的出生并且照顾你。”
他在要理讲授中谈了古往今来的人渴望看见天主的容貌这一主题,进而指出耶稣来到世上的一大创新,就是将天主先前隐藏的面容显示给众人,即使无信仰的人也愿意看见天主。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15日主日主持诵念三钟经活动时,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说:天主的爱是白白赏赐的,是无限的。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天主富於仁慈。
天主说:“好,依你说该用什么字写呢?”那人回答说:“用中文吧,因为中文最容易理解。”天主又问:“那不认识中文的怎么办?”“那就添上英文吧”。“那些既不认识中文又不认识英文的人怎么办?”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0月13日清晨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弥撒圣祭时强调:要向天主的惊喜开放,不要对时代的征兆封闭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