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祷就如同沙漠中的水,会使寸草不生的荒漠,转变成生机盎然的绿洲一样,改变我们的生命,使之变的丰盈富足充满活力。祈祷时要有内心的平安,而这份平安是来自天主的礼物。
我小里候就听说过城川的一些东鳞西爪,但一想它地处毛乌素沙漠之中,脑海里似乎只见蒙古教友骑驼背那双峰之间在睁不开眼睛的风沙中来来去去。
套用纪伯伦的话:喜乐(原话是信仰)是沙漠中的绿洲,物质(原话是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泰戈尔也说过:鸟儿的翅膀上若系上黄金,它便再不能飞翔。二,喜乐是因为我们乃天父儿女。
就像以色列子民在遥远的红海寻找到等待着他们的沙漠,教会在主复活后,仍经历着充满喜乐和希望,悲伤和剧痛的历史。而现在历史已经改变,它标志着一个新而永恒的盟约,它完全对未来开放。
金邦尼对受害的奴隶感到非常痛心,他忆述:在沙漠,我见到20多群被掳的奴隶,他们一路上挨着鞭打。当中亦有婴儿。那些能走路的小孩,他们的颈被系到母亲所挑着的棍棒上,以防逃走。
因着主耶稣的来临,天主的爱成为一个可触摸的事实,荒野和不毛之地必要欢乐,沙漠必要欣喜,如花盛开。在天主的喜乐中,我们人的生命也会洋溢着喜乐。
爱是人间最美的语言,爱是冬季里的一缕阳光,爱是沙漠里的一泓活泉,“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的无私大爱,在这些可敬的老人们身上彰显,向世人见证福音,播撒希望!
面对气候变化、良田变沙漠、广大农耕地生产量减少、河川与地下含水层遭污染、生物多样性消失、自然灾难增加、赤道与热带地区森林广遭砍伐这种种现象所带来的问题,我们怎能无动于衷?
历史背景:旅人在沙漠中旅行往往极其困难,因此接待旅客是古代近东社会的重要义务,也是正义的表现(cf.约伯记31:32)。
面对气候变化、良田变沙漠、广大农耕地生产量减少、河川与地下含水层遭污染、生物多样性消失、自然灾难增加、赤道与热带地区森林广遭砍伐这种种现象所带来的问题,我们怎能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