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作为基督徒,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去看待甚至期待耶稣的神迹呢?在耶稣所行的神迹和魔术大师的表演之间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区别究竟在哪里呢?
他在弥撒讲道中指出认识耶稣所必要的三种语言:头脑、心灵和行动的语言。 这人到底是谁?他从哪里来?教宗方济各从黑落德对耶稣的疑问展开他的弥撒讲道。教宗说,这个问题事实上每个遇到耶稣的人都会问。
在若望福音中,耶稣对他为门徒洗脚这个动作的诠释有两种不同的诠释,第一种诠释是象征性的;因此他降世为人和死于十字架,耶稣向人类走来,为人洗脚。
波兰宗座传教善会主任杨•皮尤特罗夫斯基蒙席向本社介绍说,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二十年前发表的《救主使命》通谕,是我们展开传教反思的核心内容。
以前在朝圣的时候,我会要求自己每天至少念一千遍耶稣祷文。喜欢耶稣祷文,首先是因为它非常简洁,只有一句话:主耶稣基督,天主子,怜悯我罪人。简洁到了在一呼一吸之间就可以完成。
弥撒过后,我们本堂神父听说我开店了,于是交给我一项任务——为堂里做一个圣体柜,也就是说,让我为主耶稣盖一所房子。我不禁惭愧主啊,女儿何德何能,竟然要为你造一所房子!
纳匝肋人耶稣的身体在最后几个小时所遭遇到的是怎么样的折磨呢?革责马尼山园 耶稣身体受苦是从革责马尼园里开始的。圣经上说,他“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
耶稣平静风浪(王肃达画)
教宗于是说道,我们的回答源自于“作为门徒的自我更新”,这更新包含着三个步骤:宣讲耶稣,与耶稣一起分辨,跟随耶稣。
耶稣的复活是千真万确的,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他的复活关系到人的得救,关系到人的重生。圣经中基本每一点都与耶稣复活有关系。我们要思考,耶稣基督的复活有什么意义呢?给人带来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