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对宗教问题的几点思考
2014-09-23

从世界文明的发展史来看,宗教给科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和智力背景:早期从事科学研究的主要是宗教人员,如中世纪欧洲的神学家和自然哲学家,中国的僧人(僧一行发现子午线)和道士等;近现代的有些著名科学家也是宗教信徒

中国教会神职博士的学与用
2011-11-30

当我们捧读非信徒学者们的教会历史研究著作、教父著作翻译、中世纪与当代神学家介绍的时候,我们是喜是忧,是自豪还是惭愧?

基督徒的朝圣
2013-05-10

初期与中世纪教会内的朝圣者多是为行补赎或者皈依而进行朝圣的,他们一般都是徒步,以祈祷、苦行和求施来朝圣,比较典型的有自称为朝圣者的圣依纳爵·罗耀拉,耶稣会创始人。

缅怀教宗若望保禄二世
2005-05-20

在教宗访问乌克兰时,他为天主教在历史上伤害过东正教徒而公开的道歉;在访问叙利亚时,他为十字军东征而侵入穆斯林的国土而表示忏悔;甚至教宗还公开的承认天主教在中世纪压制科学的错误。

圣女玛利亚·玛达肋纳——一个了不起的女人
2016-09-13

虽然从现今的注释学研究水平来说,这个身份鉴别未必真实,但此圣传也已经非常古老,而且也并不是始于中世纪的圣传。

欧洲传教士对明清时期科技发展的影响
2017-03-20

自欧洲进入中世纪以来,教会成为古典文化的主要载体,不计其数的基督教学者为挽救古典文化,发扬古典学术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教会的努力下,不仅希腊、罗马的文明成果得以保存下来,还整体带动了欧洲的学术发展。

教宗发表《热爱圣经》宗座牧函,纪念圣热罗尼莫逝世1600周年
2020-10-02

中世纪的欧洲学会了诵读热罗尼莫翻译的圣经,借以祈祷和讨论。翻译如同本地化教宗接著写道,藉著拉丁文通俗本圣经,「热罗尼莫得以把圣经『本地化』,融入拉丁语言和文化中。

深切怀念章开沅教授
2021-05-31

在启蒙时代,从地理大发现到人的自我发现,开始重视了个人的价值、人格的尊严、人权的保护,最后走向人民的民主,诀别了中世纪的黑暗,那是人类人性的第一次发现。

圣母升天节
2023-08-09

这一信理也出现在教父与中世纪神学家们的讲道与著作中、教会古老的礼仪祷词与圣物艺术作品中。

2025希望的朝圣禧年周至教区主教牧函
2024-12-03

中世纪时,教会认为朝圣是做补赎的一种方式,通过朝圣,痛悔罪过并获得圣人们的代祷及天主的恩宠助佑(神学辞典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