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纳格斯总主教在聚会中发表的简短谈话中,回忆了半个世纪在苏联无神主义枷锁下的沉重处境。教宗指出,这个主教座堂正是这处境的见证。
第八世纪中叶卡洛林王朝和伦格巴蒂王朝尖锐对立,奥特佩尔托在这个时候进入卡洛林宫廷担任查理曼皇帝的老师。他面对的抉择是留在宫廷当官或追随自己的意愿归隐修道。
以后,先知耶肋米亚,以及厄斯德拉,向百姓重申律法时,也获得类同的反应(耶十一:5;厄下五:3)。这种向祈祷中的誓言和律法的咒诅应以阿们的,是愿意负起所承诺的一切后果。
当时流行的所谓“真知论”,又名诺斯底士论(Gnosticism)。这种谬论在公元前一世纪开始,保禄时代已传至小亚细亚一带。这派学者坚持善恶二元论,认为精神绝对善,物质则绝对恶。
坎塔拉梅萨神父引用神学家卡巴西拉斯(NicolaCabasilas)的话语:「因著祂忍受的一切,天主使人类相信祂对他们非比寻常的爱,并吸引他们再次归向自己。」
推动年轻一代圣召选择度奉献生活过去十多年,内地教会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一批男女修会团体的创办人传记丛书,尤其一些修会会祖的嘉言懿行故事,[如,圣本笃传/会规、圣依纳爵、方济格、圣道明、鲍斯高传、圣杨生、圣道明沙维豪
教宗在接见活动的讲话中,首先对在场的全体与会者表达关怀之情,祈求“施予各种安慰的天主”(格后一3)“安慰因战争而失去亲人的人、在身心上留下战争创伤的人,以及被迫离开家庭和工作岗位的人,他们冒着风险到遥远的他乡寻找一个更具人性的未来
圣多玛斯称忧闷是一种心灵的痛苦,好似触及身体的神经,在可能出现的危险或意想不到的益处面前唤起注意力。”对愿意履行善的人的情况则不同,在这种情况中,“忧闷是诱惑者想让我们退却的一个阻力”。
上星期三在同一个机会中,教宗介绍了耶稣在世时亲自拣选的十二位宗徒中最后一位,就是出卖耶稣的犹达斯。
在场迎接教宗的有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纽约州州长佩特森,纽泽西州州长科尔钦,还有二十四位代表在事件中奋勇参与救难和受害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