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我们在祈祷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行动,难道《创世纪》、《出谷纪》乃至“救恩史”中的一切都是天主想出来的吗?全能的天主要实现自己的计划尚需身体力行之,何况吾辈乎?
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宗教,都有一些信徒喜欢把故乡的本教的历史,拉得愈古愈好,这是人之常情,但有时却离史太远。
圣经中,路加圣史为我们记载主耶稣的童年生活时写道“他的年龄和智慧在人和天主前逐渐增高。”小耶稣十二岁上圣殿,“坐在他们(经师和长老)中间”听他们也问他们。
印书房除了印制日课经本、教史手册、教义等等之外,还大量地出版了传教士们的著作及译作。
我们要知道,耶稣一直走在我们的城市里,穿梭在祂的子民中,为让所有人都载入唯一的救恩史。
在进入慈悲禧年之际,本台采访米兰天主教圣心大学当代史教授奥思定·焦瓦尼奥利(AgostinoGiovagnoli,),请他谈谈梵二大公会议与慈悲禧年的关系。
礼仪读经呈现了两个家庭前往天主圣殿朝圣的图像:厄耳卡纳和亚纳带着他们的儿子撒慕尔前去史罗的圣殿,把他们的儿子献於上主;若瑟、玛利亚为了过逾越节,与耶稣一同前往耶路撒冷朝圣。
教宗引用圣史若望的话,谈到最後一个关键词世界。教宗说:天主憎恶世俗,却热爱祂所创造的世界,喜爱祂在世上的子女。天主并非在远处爱他们,而是前去会晤他们。
王云阳100王佩玲200史惠琴100吕正惠100阎震100何英100谷月霞100沈蔚莉100鞠金兰100李淑明100王武平60龚明洁200王慧贤100季惠玲100于传美100黄陈凤500赵敏华60孙祥蕙
在慈善撒玛黎雅人的举止与行动中,我们认出了天主在整个救恩史中的慈悲作风。主耶稣也怀着同样的怜悯来与我们每个人相会:祂不忽视我们,祂了解我们的痛苦,知道我们多麽需要帮助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