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台弥撒结束后,天主教徒有责任成为基督的形象,去面对他们所有相遇的人。那些亲朋好友和将要认识我们的人,应该在我们的行动中,把每一位天主教徒看作是基督对人类大家庭之爱的代表。
今天我们能在南极大陆自由的航行,近距离与企鹅相遇,欣赏他们在南极极端天气下但仍自由自在的生活,所有的得到都是要感恩当年探险队不畏风险留下的宝贵探险资料和为人类开拓的一条伴着血与生命的道路。
(同上,第17页)于是,信仰在可见的与不可见的,暂时的、变化中的与永恒的领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使我们与作为人的天主相遇,与作为暂时的永恒接触,天主成为我们当中的一员。
梵蒂冈电台对访谈内容作了简要概述:本笃十六世回忆道,他与卡洛·沃依蒂瓦首次真正的相遇是在1978年选举教宗会议期间,但他表示,早在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时期他们已彼此寻找,二人都参加了起草《
忏悔在教宗方济各的训导中占很大的分量,他在多个场合上勉励信徒去办告解,为自己的罪过忏悔,在修和圣事中与基督相遇,从而获得罪过的赦免,内心的自由。
但愿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人之间的相遇文化得以增长,双方重拾和平的进程,使多年来的痛苦与分歧得以终止。
不同堂区的神长相遇,会互相介绍各自堂区的基本情况,这原本是十分正常的,但一些神长很少介绍福传、牧灵的情况和体会,却常常对谁的堂区有几部小车、几个门面、有多少租金收入的话题感兴趣;或者抱怨教友太少,教友不进堂
最重要的,两三人以主的名聚在一起祈祷时,主和圣神就降临其中,帮助我们开启明悟,使我们身心专一,认识圣经的真理,在团体中互相带动互相扶持,使我们在寻找真理和永生之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更坚定,与天主圣三亲密相遇
把福音或教会信仰完整地移入另一文化中,并尝试要求当地人民完整接纳;其次是适应(adapation),指外国传教士使自己适应所在地文化,为方便福音顺利传入;最后才是本地化(inculturtion),是指两种文化相遇
复活主耶稣与任何文化背景的人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相遇。这是教会的主要的使命:宣告天国与人类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