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教宗方济各将于圣言主日当天主持的感恩祭,菲西凯拉总主教强调,在礼仪开始时“将隆重展示在梵二大公会议整个会期中使用过的《读经集》”。
当天的读经讲述了亚巴郎与天主的盟约(参阅:创十七3-9);福音则记述,耶稣在宣讲时提到,亚巴郎曾欢喜地期盼看见祂的日子(参阅:若八51-59)。在讲道中,教宗首先表明,「上主始终记得祂的盟约」。
当天的读经一讲述伯多禄因纳匝勒人耶稣基督之名治好了胎生瘸子(宗三1-10),福音所记载的是耶稣显现给前往厄玛乌的两个门徒的事迹(路廿四13-35)。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取自《若望一书》,强调天主是光(一5-二2)。教宗在讲道中省思说,这篇经文中有许多对比:光明与黑暗、谎言与真理、罪过与清白。
当天弥撒的读经一记载:「教会既在全犹太、加里肋亚和撒玛黎雅得了平安,遂建立起来。」(参阅:宗九31-42)当时的教会处于顺境。
当天的读经一选自《伯多禄前书》,讲述耶稣善牧为羊群受苦,为众牧者树立了榜样(参阅:伯前二20b-25)。在答唱咏中,众人咏唱「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实在一无所缺」(参阅:咏廿三1)。
帕罗林枢机进一步解释,带著天主之母光荣升天的样貌,活出感恩圣事,谦逊地分辨,意味著要身体力行当天弥撒读经和福音所教导的,「不害怕、不退缩、不屈服」,却要怀著喜乐把荒漠变成安全的避难所,不得使用暴力。
教宗方济各11月21日早晨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弥撒庆祝基督普世君王节,当天普世教会也庆祝教区层级的世界青年日,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指出了基督的两个形象,第一个形象是在圣若望的《默示录》和读经一中达尼尔先知所预言的
第二天早6点大家再次来到该堂参与主日弥撒,并克服了种种困难担当起了辅祭、读经、唱经的工作,使弥撒充分体现出了复活期中的喜乐,更向兄弟教区展示了我们西开教友们的良好素质。
教宗从当天常年期第18主日的读经而谈到我们与世界上的物质财物的关系,他说,财富本身是好的,但不应该成为唯一的,它不能保障人的得救,相反的,如果不与人分享,它甚至会对人的得救造成严重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