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着望教女儿的手,怀着一颗感恩之心,直奔圣母台前,一路上她求圣母给予自己力量,脚步愈行愈健……分享完自己的信仰历程后,她激动地向满堂的教友说:“今天,我站在圣母台前作证:我几经生死,都是圣母妈妈一次次把我从死亡里救起
如此说来,死亡的拜访有时候并不是要将一个人埋没,竟是要将他发现。其时,上至教宗额我略九世,下至地方神父、普通教民,全都鼎力资助修建一座大教堂,以做保存、纪念圣人骸骨之用。
随肉性的切望,导入死亡;随圣神的切望,导入生命与平安。”(罗8:5-6)同时要千万小心,不要干犯圣神。“我实在告诉你们,世人的一切罪恶,连说的任何亵渎的话,都可赦免。
相信我们都能听到或看到这样的媒体报道:某某大学生,面对落榜,因没有耐力和信心,而自杀了;有些家庭不幸的男女,因痛苦和悔恨,没勇气去努力改善,找回初衷,而去寻求死亡来解脱;面对下岗失去了工作,有人觉得无法生活
所有一切,即使是基督徒的义务自然也来自我们的同一信德和爱的行为,因此也表现在以关注不幸运的人来面对我们的社会问题,这是因为我们相信天主,相信,天主直到死亡,在十字架上说的话先给我们立了爱的榜样。
要知道,分裂之後,便是死亡。教宗特别谈到希望的主题。青年是民族的希望。这话在哪里都听得到,但它意味着什麽呢?意味着乐观主义吗?不!教宗说,希望具有更深的意义,它指的是懂得为一项计划牺牲和奉献。
亚洲虽是耶稣降生、生活、死亡及复活的大陆,但天主教会在那里仍是少数群体。因此,第51届国际圣体大会可以成为亚洲教会的一面明镜,照映出教会该如何履行她的福传使命。
此外,教宗也祝愿信友们能在慈悲禧年期间勤办告解、勤领圣体,并且鼓励教会孜孜不倦地为生命发出呼声,「传达出从受孕之初到自然死亡的生命必须无条件地受到保护。
他提到许多在海上溺水身亡的移民,强调上主来是为了赐给我们力量,告诉我们祂比死亡更有力,比任何恶行都还强大;祂慈悲为怀。
因为吾主耶稣曾经说过:我就是复活,我就是生命,谁相信我,即便死了,仍是活着;凡是活着相信我的人,永远不会死亡。神父充满深情的讲道使教友们沉浸在哀痛中,很多人为失去这位可敬的老神父哭泣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