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全体信众积极以“善良的撒玛黎雅人为榜样”(路10,25-37),“抛开可能存在的一切不同、只看到一个有需要的人”。公教信仰“奠定在爱的双重诫命上”,这是“我们的圣召。
祭台上摆放了保禄六世一九七○年十二月四日访港时,在政府大球场主持弥撒后留给香港教会的牧杖、戒指和胸前十字架;另外,保禄六世在当时举祭用的圣爵,在献礼中由执事放到祭台。
就是在这简陋的土屋里,这位普普通通的老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坚持不背弃自己的信仰,并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祭衣、圣爵等物。
于是,教宗提到圣依纳爵在神操中向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请求谦卑的恩宠。他说,这才是教会服务的真正权力,这才是耶稣的真道路,它是真正而非尘世的升级。
大家在感动与感恩中分享着、快乐着、祝福着……为两位银庆司铎赠送字画刘良善神父,圣名味增爵,小时候在那个教会艰苦年代仍不忘热心事主,并立志修道。
当时,华侨教友纷纷赶到依纳爵圣堂参与了中文葬礼弥撒。在东京的华人教友虽然来自中国各地以及港澳台,但大家在主内得以异乡相逢,相助,非常感人。
在意大利的巴桑洛开始了献给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圣堂的兴建工程,由圣味增爵隐修院的会士赞助。
这名词是由西欧之使徒,道明会士圣味增爵·斐勒略推广而来的。“玫瑰经”是连串的经文,故用串珠子来念,我们称为“玫瑰念珠”。经珠的应用很早,公元前已有。
一位司铎正在闭幕式上发言吴天爵神父代表参加培训班的50多位司铎学员宣读了《2003年中青年司铎培训班倡议书》。
尽管当时严禁传教,但遣使会士味增爵‧克拉尔特‧略雷特(VicenteQueraltLloret)神父和他的20位同伴依然奋勇福传,并为此在1936年至1937年先後遇害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