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到最近被册封为真福的波比耶乌什科神父时,教宗说,这位神父以慷慨和勇敢的职务陪伴了致力于追求自由、维护生命和生命尊严的人们。他为人们的幸福与真理服务的工作,成了当时波兰政权的对立记号。
嘉诺撒修女愿意藉创会二百周年的大恩,更恳切地祈求天主赐予更多慷慨的青年加入修会的大家庭,步武会祖嘉诺撒玛大肋纳的芳踪,在未来的二百年,不仅使贫者和受压迫者得到照顾,而且使主所创造的整个世界在正义之中,得享平安与尊重
静想许久,我终于明白了:修女接物待人时所表现出的谦和大方、日常生活中的勤俭朴素以及遇到有困难的人时所表现的慷慨无私,时时处处都是因为她们铭记福传的使命。
教宗于是指出了对一些国家很重要的一点,他说:“我觉得重要的是必须强调宗教对国家的团结合一不构成危险,因为宗教的目的在帮助每个人圣化自己,并透过宗教本身的机构,慷慨无私地为大众服务”。
凭着大圣若瑟的保守、修女们的努力募捐、及中外社团和善长们的慷慨及厚待,安老院的院务得以顺利开始。一九六八年四位香港小姊妹前往台湾,先向方济会的神父借用汐止天主堂创办了安老院。
为此,教宗本笃十六世以慷慨的心怀,为促进全球基督信徒早日合一共融,在经过审慎研究思考后,颁布这项新谕令,为渴望结合于天主教的圣公会信徒敞开一条安稳合法的途径。
四旬期是锻炼灵修和慷慨为弟兄服务的重要时期。四旬期是我们皈依爱的有利时刻。我们不眷恋世上的财富,摆脱对世俗财物的依恋。主说:“你们不能侍奉天主而又侍奉钱财。”
教宗说:「人类本性乐于与他人慷慨分享,但却在自己的内心发现一种奇怪的引力,促使自己封闭自守,并且把自己置于他人之上、与他人为敌:这就是利己心,是原罪的结果。」
我请求各位及国际社会慷慨具体援助和积极支援,好使这些生活在急需与痛苦时刻的兄弟姐妹们无所匮乏。
一直以来,即使外在经济环境如何变迁,善长仍愿意慷慨捐输。这一定是基于他们对弱势社群的一份强烈同理心。同时,亦充分阐明善长对近人真诚的爱;不论身处顺境、逆境,他们仍乐于与贫困弱小的一群分享自己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