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守斋、反省、克己,关怀别人,以善度我们的四旬期神修之旅。爱德健行是效法耶稣走苦路的方式,是克己成圣的一种行动,我们邀请堂区发动教友踊跃参与。
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道,教区举办欢迎新教友聚会,汤汉枢机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团体及善会,在教会大家庭内互相燃点信仰心火。八百位来自多个堂区的信徒参加了本次活动。
徐菁黛修女是高雄教区玫瑰堂教友,毕业于辅仁大学神学院,先后在台北善牧基金会及高雄《善导周刊》服务,零六年入会。她入会前曾病重,康复后完成修道且发愿,她的父母怀着极大的喜乐来参礼。
义工团队来自不同堂区及善会成员,每逢主日下午五时,便开始有人排队等候入场,八月二十五日的主日,有逾一百三十人参与。
聆听和遵从良心,事实上就是在善与恶之间作出决定,而我们行动的善或恶以此决定为基础。」
我们步入了将临期,打算如何善度每一天呢?首先,用心准备。心灵的准备极其重要。进入将临期,我们必须有意识、有计划、有打算,怀着感恩的心,感谢天主引领我们进入了生命的新时期!诚于中形于外。
圣善是从上而来的,那些培育司铎的人必须属于最好最圣善的行列,不可有半点妥协,教会的圣洁取决于此。(之四)
父母亲经常到教堂善领圣事,在家总是捧着经书念经。就是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仍然捧着经书,戴着老花眼镜,手拿放大镜看。不认识的字也经常问子女,问后怕忘记了,还在边上注上同音字,便于记忆。
耶稣在叙述撒玛黎雅人救助不幸的旅客的善表可谓基督徒爱人的最佳典范。由于这个爱源于主耶稣对于罪人的爱,因此在教父们诠释圣经的作品中,这位善心的撒玛黎雅人常被当作代表耶稣自己的最佳图像。
圣仪的主要目的是为善领圣事作准备及圣化教友各种生活环境。圣仪的效果不是由于它的本身,也不是由于施行人的功德,而是由于圣教会祈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