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这怕那,就是不怕孩子背弃信仰,丧失灵魂。那么,如何做好孩子的信仰培育呢?6月1日儿童节到来前夕,笔者根据调查走访,借鉴成功家庭的经验,有几句心里话想对教会中为人父母者说说。
我很忧闷悲伤,向主祈祷:救主耶稣,我全心依赖你,只有你能医治我身体、灵魂的疾病。
——若12:46常被罪恶统治,常常看不到希望与幸福,寻不到平安与喜乐的人哪,请来接近主耶稣,在福音中找到灵魂的光明吧。反省:我们愿意像若翰一样,做主的使者吗?
耶稣在把自己的灵魂交予天父之前,说完成了(若十九30)!教宗指出,这句话表达了耶稣的救赎工程完成了。耶稣藉着祂的祭献,将最大的不义转化为最大的爱。
听爸爸说,当时奶奶每天跪在圣像前痛苦地祈祷,求天主收了她的灵魂。她当时为什么事而痛苦?没人知道,就像当时没人去关注她一样。但是现在想想,其实是有一定原因的。
教宗建议众人默观当天弥撒两篇读经所记载的耶稣和保禄的离别,想想我们终有一天也必须说「永别」,必须说「我将我的灵魂托付於天主,将我的经历和亲友,将我的一切所有托付於天主」。
曾经被我视为敌人的那个人、那个民族,事实上拥有我同样的面容、我同样的心灵、我同样的灵魂。我们拥有同一位在天之父。
我们需要静默以便接触灵魂。最主要的不是我们说了些什么,而是天主对我们和透过我们所说的一切。除非我们的话语是发自内心,否则是无用的,不能发放基督之光的言语只能增加黑暗。
画十字圣号是要提醒我们在以怎样的名分向天主祈祷:以天父的子女(因父)、基督的肢体(及子)、圣神的宫殿(及圣神)、通过主的十字架所救赎的灵魂(十字)!多么可畏的名分!
如果是对我们的灵魂有益的事情,我们需要分辨是否需要占用祈祷的时间来考究这事,还是需要祈祷之后再作回应,或者将此事吸收到祈祷的内容中来。当我们学会分辨后,当它们再次出现时,就不会给我们带来困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