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6月3日,莫神父于保禄大修院毕业,并同时于法国籍戴主教手中领受了铎品。由于他在2月份生病,未能赶上与同学们一起接受铎职。
朱:我于1924年出生于上海一个教友家庭,震旦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任教一年后于1947年9月入耶稣圣心会(该修会创办于法国,总部在罗马,修会的宗旨是:为天主的光荣奉献一切),1949年4月29日离开上海到日本
1938年起在张庄天主堂读书,小学毕业后,进入修院预科班——慕华中学,之后,又在献县小修院、保定小修院就读。
在我刚踏进大学时,我就计划在毕业后,用第一笔工资给爸爸买一件羽绒服,款式都选好了,价格是258元,可这个愿望最终没能实现。
95年初中毕业之后,没考上高中,我那时对前途感到茫然,不知自己的路该怎么去走。就是这种心态,持续了很长的时间。直到97年冬,我的思想完全陷入了低谷,非常悲观,感到自己是一个无用的人。
这三位执事2004年开始就读于上海佘山修院泰来桥分院,再进入佘山修院,后修院因故关闭,等待复学无期后,转到河北神哲学院继续求学至2015年毕业,并于同年12月5日晋升执事,他们的求学修道之路历经11年。
王俊初中毕业后,去了无锡打工,不管多忙多累,每天晚上都要念3遍天主经和圣母经奉献给圣母。2004年7月26日,他领受坚振圣事,当天晚上耶稣在梦中召叫他走圣召之路。从那时起,他就每天祈祷说:天主啊!
1954年小学毕业后,王马窦进入凤翔教区修道院,他的梦想是将来作一名好神父,为教会服务一生。1956年因种种原因修道院停办,王马窦只好返回家乡。
在避静中我听到了上主的召唤,他告诉我这召唤不是由于毕业前的焦虑而致,而是对我的一份邀请,希望我能清晰地回应。明白了这份邀请,我选择了回应他的召叫,分享主耶稣的十字架。
金蒙席自幼修道,小学就读于献县张家庄慕华中学附属小学,毕业后入北京耕莘中学。曾在北京辅仁大学求学两年。1947年经香港赴菲律宾。1950年,在菲律宾马尼拉圣若瑟修院攻读哲学和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