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若望保禄二世教宗在一九八零年至公元二千年间,前后共有十六次访问非洲,足迹遍及非洲五十三个国家中的四十二个,直接接触了非洲人民生活的各方面,特别认识了战争、贫穷、疾病、饥荒的悲哀局面。
教宗指出,医学上的进步对治疗疾病有极大的贡献,但他也警告,医学进步绝对不可损害到对人类生命和尊严的尊重。只有这样,受身心残疾之苦的人士才能获得爱和关注,他们也才能感到受到人的待遇。
帕利亚总主教指出,「倘若不认真投入相关研究,多活20年意味著延长疾病。在世界各国,医疗支出都占了国家预算最大的比重,所以必须避免经济问题驱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诉诸于安乐死」。
耶稣亲近并治愈罹患各种疾病的人,俯身替门徒们濯足。谢谢你们对世人的服务!」此外,教宗也向世界各国领袖发出呼吁,因为这次疫情暴露了许多国家在医疗供给上的短缺。
「达味教导我们在一切事上与天主交谈:喜乐与罪过、爱情与苦难、友谊与疾病。这一切都能成为转向『祢』的话语,而『祢』总是聆听我们。」教宗最后总结道,达味深知何谓孤独,但他「其实从未孤立无援」。
他在日后吐露,正是在这个圣家他许了愿:如果童贞圣母使他所患的严重疾病得以痊愈,他就回应司铎圣召。1846年他当选教宗后,愿意立即将自己珍贵的主教十字架献给洛雷托圣母。
它源于偏见、无知和一种难于理解人性具不可估量价值的文化,特别是仍然将残疾视为一种疾病”,它助长了残疾人与社会的分离,并给残疾人带来耻辱感。
人生一世,为什么无论大富大贵的人,还是贫穷疾病的人仰或平凡普通的人,其内心都会被无以名状的孤独和不安所困扰,人心灵的归属、归宿究竟在那里?
他在自己传教生涯中正是有了这样的经验,从这些经验中发出这一直觉的幼芽:鼓励这19亿人在人性和文化方面接受培育,对这些人来说,文盲成了饥饿、疾病、幼年夭折、各种痛苦的根源。
这项训导先从庇护十二世教宗最初的有关讲话说起,他在1957年11月向召开的麻醉学大会指出了一般性道德原则,这些原则针对对患了严重疾病的人的照顾和维持健康和生命的必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