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解释道,由于教会是「普世、博爱的」,因此「以教会的心肠去感受」意味著「以普世大公的观点看待教会和世界的一切」,并「超越个人的专业领域」。
教宗点出问题的关键在于「缺乏传教精神」:基督徒的身份变成只是「身份证上的资料」;这与信德毫不相干,只是文化习俗罢了。「信德必然敦促你走出去,把它广传,因为信德在本质上必须传扬出去,绝不安于现状。」
圣座文化委员会于2月6日至9日在罗马召开年度大会,今年讨论的主题是:新兴的青年文化。全体与会人士在该委员会主席拉瓦西枢机的率领下于2月7日上午集体觐见了教宗本笃十六世,聆听他的教导。
公元313年米兰诏书颁布后,教会在罗马帝国获得合法的地位,此后不久教会被立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从此教会就不断地逐步走向世俗权利的核心,尤其是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教会是进入西方世界的权力中心与高峰,在世俗王权与宗教精神的领导方面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
第2条:凡举报涉及教省总主教,或教省总主教职出缺者,应将举报内容呈递至圣座和较资深之省属主教,在此情况下,下列有关教省总主教之规定,均适用之。
而为回应普世教会的邀请,台湾教会也已经在去年的基督普世君王节前夕,于辅仁大学中美堂隆重举行了「全国圣体大会」,为即将到来的国际圣体大会作热身的准备,同时也借着地方教会圣体大会的举行,而表达我们地方教会与普世教会的共融合一
利玛窦神父首先是一位传教士,而并非中立的文化协调员。今日中国与西方之间展开灵修内容与宗教自由方面的对话是十分重要的。
演出结束后,教宗本笃十六世向在场人士和他的同乡们讲了一席话,他首先描述自己故乡的文化,称这是一种欢乐的文化,却不低俗粗鲁。
(梵蒂冈电台讯)欧洲天主教东方礼主教们于10月20日高声疾呼:「我们丰富的传统不只是供人景仰和缅怀的遗迹,更是治愈欧洲文化的生命根源。欧洲现在越来越世俗化、基督信仰日益淡化。」
的确,即将结束的这一年,由于劳动者和经济危机冲击这社会,加重了世人的挫折感,而这危机的根源主要在于文化及人类本身。一道阴影似乎已覆盖着我们的时代,使我们不能清楚地看到白日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