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处的文化非常自私自恋又顾影自怜,忽视他人。然而,「自恋会带来悲伤,因为人们每天关心的是如何打扮自己,让外表更漂亮。你们切莫揽镜自照,自欺欺人,却要注视他人。
加拉格尔总主教呼吁国际社会透过诚实的分析,勇敢指认所有剥削形式,尤其是伤害妇女和少女的剥削形式的「文化因素」,诸如色情影像和卖淫。这类因素「助长性冲动,将他人贬低为取乐的物品,而非视之为人」。
答:不错,教宗触及了东方国家,尤其是亚洲文化的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的确,这些国家经常感到西方世界关於人权的言论有如一种手段,藉此强迫实行一种文化殖民主义,也许也有政治殖民的成分。
他们在一份公告中表明:亚西西的圣方济各邀请我们为对话的文化而祈祷,为建立和平的架构而工作。
特别是李神父的讲话,让人感受到教会人员极高的文化素养。大家纷纷表示有机会要多进教堂,了解宗教文化。
修女继续表示,没有宗教自由就不能“在社会中发展对话、参与、团结互助的文化”;“和平之花就无法绽放”。在印度,此类文化仍然没有形成。“坎德哈马尔郊区的少数派宗教信仰团体仍然受到当地多数派暴力迫害和威胁。
利玛窦的传教方法已经成为不同文化间相互对话、彼此尊重合作以及两个世界的交流的典范。今日不同的世界何文化彼此理解之难甚于过往,因此需要回到彼此的尊重与最大的信任。」
在这封信函中,梵蒂冈呼吁全球基督徒和穆斯林促进人类手足情谊与和睦共处,搭建友谊的桥梁并推动对话的文化,抵拒暴力和尊重人性尊严。这封信函题名为《基督徒和穆斯林:促进普世手足情谊》。
三、明清汉语基督徒学者的使用西儒所传“天主”即是先儒所言的“上帝”之说,得到了中国基督徒学者们的认同,亦推古及今,协助传教士宣讲“天主”;并从汉语言的角度进行文化辨解与诠释性的宣讲(再创造)。
魏德东的发言题目是“从《天下无贼》看宗教元素对流行文化的影响”。宗教因素逐渐进入中国流行文化,是新世纪以来的一个重要现象,一些占据主流话语系统的文字工作者越来越多地以宗教思想为其作品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