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省悟到心灵深处的污垢并真诚悔改,让灵魂在坦白、诚信、正义与爱的触碰中不断洁净;每一次纯粹的忍让、宽容、帮扶、以爱还爱、以德报怨,让心充满基督的大爱;每一次平复愤怒、克制厌嫌、克服偏见、自我贬抑、谦和待人,让他人感受到愉悦与温暖
每当出现吸收他人的诱惑时,这不是建设,而是毁灭;每当浮现差别对待的意图,而不想彼此融合时,也是同样的情况。我们必须提高警觉,热切祈祷,以免这情况再次发生。
“为他人播种美善使我们摆脱计较个人得失的狭隘逻辑,赋予我们以不求回报的宽广心胸来行事,使我们进入天主仁慈计划的奇妙视野。
对此,我们可能会争辩,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应该保护自己,免受他人的伤害,而非向他人表露无遗、打开心扉!
所以,面对当前无限的可能性,应多作尝试,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为建设社会和服务他人而努力;正如习近平主席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庆典上所强调的,各界人士应该提供更大空间,让青年发挥所长。
在圣神的推动下,基督徒「接受存在边缘的质问,对他人的悲惨遭遇感同身受」。「使命是天主的工程,它无法独自成就,却在教会的共融中实现」。
而成为天主的住所(弗2:22),引导所有人归于基督名下,靠着他这个角石,整个建筑物结构紧凑,逐渐扩大,在主内成为一座圣殿(弗2:20-21),使人看到此圣殿(天主子民),而认出基督活在我们中间,从而成为他人的
BlaisePascal)诞辰400周年之际,教宗方济各颁布《人的伟大和不幸》(Sublimitasetmiseriahominis)宗座牧函,称赞这位伟人是“不辞劳苦寻求真理的人”、“杰出的思想家”、“关注众生的物质需求
悔改意味着仁慈地行事,从「法利塞人个别面对生活的作法」改变为「集体且确实对他人有益的作法」。巴尔多禄茂宗主教最后指出,「在我们面前展开的是忏悔的良机,是一段克己反省的时期。」
宗旨是打造和谐教会,建立爱的团队;教导义工无条件的给予和付出,不求一点回报,只求主的荣耀和他人的温馨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