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告诉我们,对话不只是彼此相遇和相识,而是一起行走,有所能分享的经历、目标和行程,每个人虽然彼此不同,却能一起前行”。
神师会因应他的成长、工作经验,及家庭情况给与他灵修指导,好使”志愿者”能净化心思,以更纯全的心态与天主相遇,体会天主与他的独特关系。
教宗解释道,“生命不是要保护自已免于他人的伤害,而是要因天主关怀之名与他人相遇”。如此的话,“在我们心中播下的圣言就会通过关怀带来希望的种子”。就如同天主为我们所做的一样。
的确,不可能只与耶稣相遇而丢下由许多肢体组成的祂的奥体,这些肢体是许多领过洗礼的成员。如果我们的朝拜是纯真的,我们就会因着爱所有跟随耶稣的人而成长。
教宗此行的第三层意义是探访伊拉克,与近几年深受苦难的这块土地相遇。谈伊拉克也必须谈到它的邻国,例如至今仍处在多年战争中的叙利亚,以及伊朗和土耳其。布鲁尼解释说,“这整个地区有如彼此相依的木栓”。
对相遇和美妙之事敞开,他们将能为生命与大自然的美妙与恩典,为所有形式的情绪和爱而感到欣喜。
之后,王海鑫神父分享“祈祷要用心”;庞瑞神父分享了修道经历,及如何面对即将领洗的慕道者交流;李会明神父分享了“祈祷、读经要一起,祈祷不能离开生活”;潘银保神父以“与主相遇”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教宗吁请整个教会活出“这个聆听和反思的相遇时机,将之作为在福音的喜乐中一个恩宠的时期”。教宗指出,这个时期能让我们至少抓住3个时机。
一位年轻的同事写道:“尹玮玲,你是一位喜乐的女性知识分子,与你相遇,对我是一份启示。你以某种方式让我提出问题,并去追踪那些问题。这种允许我提问的体验,在我的人生和职业生涯中都起了枢纽作用。”
德肋撒修女谈到她与一名艾滋病末期青年的相遇:这名青年原本该送往医院,但他恳请修女让他留在「家」里,好能亲近修女、亲近耶稣,因为他头部、背部和四肢的疼痛,令他想起基督在十字架上的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