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习惯,好像我需要鄙视他人才能感到安全。在儿童之间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教宗讲述了一个童年回忆。在他小时候,社区内生活着一个名叫安焦利纳的女人,她患有精神疾病,整天在街上晃来晃去。
为他人几次排忧?多少次对有求于我们的人掩面不顾或因他人的恶行而扼杀自己的爱心?
我们奋力拥抱的人性,包括我们自己的和他人的人性,正是耶稣所拥抱的人性,因为祂怀着爱俯身亲近我们的实况,而非亲近我们所打造的理想。天主子降生成人奥迹的意义在於采取一种绝非空谈的人生观。
唯有耶稣基督能使我们获得重生,别无他人。我们因此无需支付任何费用。逾越节三日庆典从圣周四主的晚餐开始,直到复活主日晚祷结束。接着便是复活节後的星期一,但这是礼仪後的一天,是家庭的节日,社会的节日。
由此细察自己,恐怕和以上贵妇的心理一样,稍微有点异于他人的特长优越,便会沾沾自喜、洋洋得意,甚或虚张声势,逢人便说,生怕别人不知道,急切盼望他人对自己的成效优长刮目相看,赞不绝口。
教宗对此表示:我真诚地希望,除了这些具体和必要的帮助,你们的每一项举措都能成为希望的酵母,从而激发一种对未来和他人的信任,无论对方是谁。
教宗鼓励他们“坚持福音的使命工作”,他表示,必须不断向他人宣讲天主亲近人的讯息,以免任何人丧亡。
“因此,它是爱的动词之一,父母看著他们的孩子;相爱的男女互相看着;好的医生仔细地看着病人……观看是对抗冷漠、对抗面对他人的困难和痛苦时转面不顾的诱惑的第一步。”
弟子规中也说:“泛爱众,而亲仁”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为善,力所能及为他人提供方便,开车时让行,坐车时让座,在家敬老人,工作敬同事,“和有知识的人交谈”,勿以善小而不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善爱滋养内心,以友善
协助他人这么做,也是个爱的举动。那是「爱自己、爱我们的亲友,以及爱全人类」的举动。这份爱也具备「社会性和政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