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先贤圣哲们,虽然对何谓幸福,如何才能获得幸福有不同见地,但一致认为:幸福生活不仅仅是物质的,它与人的德性密切相关,离开人的德性,离开人的精神世界,人们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的。
当今的人浮躁、张扬、竞争、静不下心,有必要经常在大自然中获得一些感受,大自然是孕育人类的摇篮,与人有密切关系,人与大自然一定会有共鸣,大自然能改变人。
在谈到若望二十三世所留下的精神产业时,卡尔扎尼迦蒙席说:“我认为,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汲取了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的普世性的思想,若望保禄二世以深厚的人性和与人相近的态度扩展了这个普世性。
与人分享我们生活中发生的事,不论是好是坏,都是美好的,这样,也可以帮助他人。”接着,教宗指出,正是我们基督徒在谈论我们要讲述的最美好的事:“我们与耶稣相遇”时,会有艰难的感觉。
百年通谕》基金会(FondazioneCentesimusAnnus–ProPontifice)这几天在罗马举行年度会议,讨论就业与新型科技的主题:在全球化动荡阶段中的另类建设:数码时代的就业与人的尊严
应遵循福音的风格建立“真实人性、具体、人与人”的关系。教宗说:“请你们帮助我,让世界知道耶稣圣心对这受伤大地的怜悯。请你们以传播帮助我,传播是共融的工具。”
教宗本笃十六世的首道通谕“天主是爱”通谕于25日发表后,引起各界热烈的响应。
趁这个机会我们访问了意大利天主教主教团宗教新闻服务社社长保罗‧布斯塔法先生,谈几个相关的问题。问:布斯塔法社长先生,您以为天主教传播媒体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但耶稣却回到梅瑟法律的原本真意,説明这法律的核心不是规则和法定的公义,而是天主的爱。天主洞悉每个人的心,了解每个人最隐秘的渴望。天主的爱应在万有之上。
最近在经验到上主的恩典之后,我深深感恩于天主的慈悲眷顾,满面羞惭于自己的信德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