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天主教信仰印度副总统奈杜(M.VenkaiahNaidu)1月3日周三谴责仇恨他人宗教的言论。他强调,每个人都有在这个国家实践自己信仰的权利。
因此,我们要分享经验,让他人能从中学习;我们要建设网络,好能对社会发挥更广泛、更强大的影响。
深层意义:让各组员开放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与天主的关系;以生活见证来向他人宣讲天主的慈爱;从圣言中重新反省我们的生活和信仰是否整合,更以深切的祈祷寻找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圣言;学习接受、尊重不同见解的人;从分享中建立信仰小团体
教宗根据这句格言而邀请德国在俗教友,不要任由他人来塑造自己的前途,而应该怀着想象力和说服力加入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生活。 教宗的信函中也谈到今日人们的忧虑。
有时他人提出的问题,也是自己忽略却也想知道的方面。许多问题尤其围绕七件圣事展开,从接受洗礼到临终终傅,七件圣事贯穿了人的一生,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便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如何在告解中除去负罪感?
工作固然重要,基督徒却不该埋头于工作而忘记了天主,不该迷失在工作中而拒绝给他人带去光亮、希望和祝福。
还有,在《贞观政要》君道第一篇中说:在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斐4:4)服务他人也是爱德的表达。圣母玛利亚不辞辛劳,前去探望表姐依撒伯尔,同时在那里照顾行动不便的表姐。圣经告诉我们,玛利亚同表姐依撒伯尔住了三个月左右。服务他人是最明显的爱德行为。
教宗说:「请看看你是否俯身亲近他人的伤口。今天我们应当问自己:『经常领受天主平安的我、经常领受祂宽恕与慈悲的我,是否慈悲善待他人?经常受到耶稣圣体滋养的我,是否做了些帮助穷人止饥的事?』
据梵蒂冈电台网讯教宗本笃十六世4月5日上午接见300位参与“为伤口傅油”国际会议的人士,并告诉他们:堕胎和离婚是重大罪过,但是教会必须本着爱心和细心接近罪人。“为伤口傅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