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地,“当我们在上主面前或多或少以太过自信的态度祈祷时,我们就如同那位在圣殿中祈祷的法利塞人、长子或一无所缺的富人,落入傲慢之中”。教宗说,自谦自抑才是真正的道路。
那推动玛利亚、贝特莱斯和路济亚的仍是天主之爱,那“能赐予我们救恩、生命更新和幸福的唯一泉源”。在随后的段落中,教宗指出但丁作品中对圣方济各在“洁白的玫瑰”中的描绘。
天主深爱着卑微,祂高举那谦卑、服务的人。」正因如此,圣母玛利亚在《赞主曲》里多次提到卑微,并把卑微与婢女的称号相连结。
但要当心:这不是内心情感的爱,也非虚构的爱,更不是寻求仅是那我们喜欢和愿意的激情:不是凭著这些,而是凭著我们在基督身上看到的爱,行爱德:这才真是自由和获得释放的爱。”
一位天使在梦中显现给若瑟,叫他不要怕娶他的妻子,因为那在她内受生的,是出于圣神(参:玛一18-20)。教宗说:“玛利亚和若瑟是两个已经订婚的人,他们很可能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怀有梦想和期待。
每个司铎都应是一个梦想家,就如同圣若瑟一样:不是坐在云端、脱离现实的梦想家,而是从所看到事物背后的超越性所在,那即是具有先知性的目光,能够在迷茫的地方看到天主的计划。
天使向牧羊人报喜,星辰引领贤士们前行,带他们看到「那在黑暗中放射光明、照亮每个人的真光」。牧羊人代表了「以色列的穷人」。「这些卑微的人心里明白自身的匮乏。正因如此,他们比任何人都信赖天主。
如果说在这段生命中,“帮助我们和他人接近天国的信仰善工”正在失去“青春和成熟期的活力、言谈及冲力”,正是如此,“使生命的真正归向的许诺更加透明,那就是在天主的世界里,与天主同席而坐”。
天主创造了天地万物之后才造了人,为的是给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生存环境,让人管理并享用万物;天主造好的地堂,是让人无忧无虑的生活;那美丽的伊甸园,绝对是一个风调雨顺,气候宜人,四季飘香,应有尽有的地方。
上主确实会以圣经,那“笔墨的圣言”来指引我们的生活,但他可能更多以圣经秋向我们发问题,唤醒我们自书带着信、望、爱去寻问生命的真谛,去闯生活的难关,去接纳、关爱自己,而不是以圣经提供我们所需的“即食”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