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培育的重要性梵二大公会议的神长们面对了礼仪问题,因为礼仪是“与永生的基督相遇的卓越场所”,他们因此勉励信友们接受培育,同时也推动牧灵行动。
基于这个思想,她把病患托付给修女们的爱,“这是每一个护理场所的首要和不可或缺的良药。甚至藉著护理病患的第四愿,她将病患置于修女们奉献生活的中心”。
炼狱可以被视为最后的机会,让我们摆脱不够好的恐惧,平静地接受自己,并将其转化与他人建立关系和共融的场所。炼狱可以被理解为我们最终不再要向天主证明什么,而只是允许自己被爱的“时刻”。
我们要在“自己的生活、家庭、工作场所、堂区或修会团体”检视我们是否“能与他人携手同行、给予聆听,克胜自以为是和只关心自己需求的诱惑”。
●《圣波那文图拉之历史神学》(1959)●《基督宗教的博爱》(1960)●《启示与传统》(与拉纳尔合著,1965)●《基督宗教存在的圣礼根据》(1966)●《基督宗教导论》(1969)●《天主新民》(1969
巴基斯坩基督徒歌手利用音乐与歌词平息宗教偏执的野蛮,并把人凝聚起来,在巴基斯坦大受欢迎。今年八月十四日,巴基斯坦庆祝脱离英国统治独立七十周年。
来自省、市、县统战部领导、西安教区党明彦主教、法门寺佛学院院长释宽严、西北大学宗教造型艺术研究所所长岳钰、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吴言生、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原常务副主席魏良、西安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石心剑以及来自西安
政府的宗教事务部天主教事务指导署与主教团礼仪委员会共同赞助一项礼仪艺术营,于七月十至十二日在以基督徒为主的东努沙登加拉省举行。指导署支持主教团和教友团体举办推广信仰培育工作。
此外,这道通谕还有「大公合一及宗教交谈的精神」。他解释说,「这道通谕引用了许多地区主教团的文件,因此整个教会都参与了这道至关重要的教宗通谕:这是一份『开放的』文件,几乎可说是『共享的资源』。
向印尼主教团发表讲话时,教宗强调了印度尼西亚宪法保障实践个人宗教信仰自由这一人的基本权力。永远也不要以为无需再为自由地善度福音生活和宣讲福音而奋斗了,而要本着耐心顽强地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