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圣殿内穿上祭衣,由一群共祭神父陪伴,徐徐走出圣殿,进入设在圣殿下方广场的祭台,主持主日上午十点钟的弥撒圣祭。参礼的信友坐满场地不算太大的广场,总共约有两千余人。
今天是圣召主日,慈母教会邀请我们为圣召祈祷。狭义的圣召是指蒙天主特别召叫的神父、修士和修女们。广义的圣召是指每一位基督徒蒙召参与主耶稣的使命。
目录:前言(1-2段)世上没有什么是与我们毫不相关(3-6段)因共同的关注而团结一致(7-9段)亚西西圣方济(10-12段)我的呼吁(13-16段)第一章我们的共同家园出了什么问题?(17-19段)I.污染和气候变迁(2
我吁请大家为和平、对话和各国之间的团结互助祈祷:今天的世界比以往更需要这些恩典。”
教宗在谈话中详细论述了这一主题,他提醒与会人士,大公对话结出不少好的果实,但也需要我们警惕信仰的调和主义及冷漠的危险,因为这些都远离了梵二大公会议的思想。
我们倾听他们,与他们对话,他们便愿意聆听,愿意对话。青年人需要我们以真实性和真理来接近他们。做见证便是进入青年人世界,同青年人对话的通行证。”
教宗本笃十六世邀请全球各地枢机,就教会与伊斯兰教的对话、退休主教的角色及与圣比约十世会成员的修和问题,集思广益。
马蒂诺也强调基于万物的自然构造,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是无可避免的,因此也凸显了坦诚对话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克服逐渐扩散的宗教原教旨主义所带来的危险来说,更为关键。
天主教会与信义会的大公对话已经持续了50年并结出硕果,双方在联合声明中首先感谢天主恩赐这次机会,使他们能够一起祈祷,共同纪念宗教改革500周年。
教宗指出,从亚巴郎、梅瑟、厄里亚、依撒意亚、耶肋米亚的「我在这里」,直到圣母玛利亚的意义深远的「我在这里」,再到最後一个由耶稣回应的「我在这里」,都是真实的对话,而非「机械式的回应」,因为「上主与祂所召叫的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