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强调:“除了不可或缺的临床治疗外,总是有必要表现出爱的具体能力,因为病患需要理解、安慰、不断地鼓励和陪伴。”
因此,真福明白,通过照顾病人,他将会实践天主的旨意,安慰苦难者,给穷人希望,不是用语言而是用榜样来见证信仰。
但大家平时都不能彼此交谈,只有在放风时能远远地望着,用目光来传递彼此的鼓励与安慰。每个号子里关四、五个人,除每天两次放风外,吃喝拉撒全在屋里,兰神父说自己当时病倒后差点被饿死!
主教不但送来了精神安慰,还带来了酒、肉、油等慰问品。慰问时主教告诉我们:“神父在堂区工作非常艰苦,逢年过节根本得不到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教区特别感激他们。
就让我们用圣经上的话,在祈祷的共融中彼此安慰和共勉吧! “上主,天主要擦干他们每一滴眼泪,以后再也没有死亡,悲伤,哀号和痛苦,因为这一切都已成为往事。”
2007年9月,李天才病故,福传组成员都去安慰亡者的妻儿并尽所能的帮助料理丧事。张神父在其家中做殡葬弥撒,和堂区乐队、教友为其送葬。亡者的妻儿深受感动。于2007圣诞节领洗。
从耶稣光荣的伤口,我们认出抹不掉的天主无限仁慈的标记,就如依撒意亚先知所说的:他治疗破碎的心灵的伤口,维护弱小者,宣告俘虏的自由,安慰一切忧苦的人,以喜乐的油代替丧服,以颂赞代替沮丧的心神(参见依61,1.2.3
十八年的时间啊,我竟然第一次如此冲动和兴奋,眼泪夺眶而出,如同一个受了委屈却没有人安慰的小孩子。是对过往糊涂生活悔罪?是对天主恩宠忽略的忏悔?还是对此刻认识到天主爱情的感恩?
这种基于信德的社群不仅为成员提供了归属感,更在面对外部困难时展现出强大的团结力量,如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宗教社群迅速组织起来,为受灾群众提供物资援助、心理安慰等,这种行动的背后是信德激发的共同责任感和爱心
这是一番安慰的话语,或许会造成些许困惑,尤其是对那些正在受苦的人。举例来说,当我们的身体,正在承受严重、令人衰弱的疾病,而且有可能付不出巨大医疗金额时,我们怎么可能坚强得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