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以后辗转落户于北京大钟寺珍藏。1963年冀县发生大洪水,全村房屋成为一片废墟,唯教堂岿然不动。许多人都跑到天主堂里避难。宽大的窗台上挤满了老人和小孩。
陈淑恩老师主动张罗起这件事,凡是听到这事的兄弟姐妹都慷慨解囊,不仅还清了姚进平住院的欠费,而且还为以后的持续治疗留有一定的费用,姚进平夫妇感动不已。
几天以后,有些人来到堂里,想看看这位亚尔斯的本堂神父在做些什么?在怎样生活?教友们发现他跪在圣体前祈祷,他仿佛真切地看到了一个人似的。
1929年10月3日,首批16位望会生进入初学,以后圣召则源源不断。至抗战前夕,本会已发展到一百多人,甚至从遥远的法国也先后来了2位入会者——露格妹、林昭妹。
因此,从他们身上,我们领悟到:人应对生命负责,且要为以后做好准备,善度今生。
当这件事情办成功之后,你会发现你以后的祈祷讲不再是一个人的自言自语,而是感觉真的有一位在听你的祈祷(这个是我的经验之谈,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了,希望对你有所启发与帮助)。
各居委业主代表兴奋不已,无偿担任大诚花苑业委会兼任物业主任数十年的周老师如释重负:以后再也不用每天早上为志愿者的防护发愁了!几位大学教授亲自跳上货车车厢参与卸货并接收验货。
希望以后参加弥撒时来早一点,好好准备自己的灵魂,如果需要,及时领受修和(告解)圣事。也希望教友们不要在弥撒前约神父谈其它的事,这段时间留给“挂急诊”——准备告解的教友们。
是的,灵魂是不死不灭的,因为人特别存在天主的记忆和他的爱中,即使在堕落以后,也是如此。但人的力量不足以把自己提升到天主那里。我们没有翅膀可以把我们带到那样的高处。
这种情况数十年来一直没有间断过,即使是以后参加了工作,无论多么繁忙,他总要利用上班前的十几分钟,来到香港的圣若望教堂祈祷。他说这15分钟可以使自己暂时忘却缠身的事务,得到心灵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