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山间小路上时,一片茫茫的雪山,渺无人烟。在艰难中我依希可以看到山径上数个隐隐约约的足迹,面对雪山,这些足迹无疑成了我们前进的向导、前进的指南。
热心教友发信德划十字圣号,能赦小罪、退诱惑、得圣宠。按圣教会的常规,在祈祷前后,一定要划十字圣号;祝圣任何物件时,定要在那物件上划十字圣号;在行各样礼节时,也必定要划十字圣号。
兹值宗教政策落实,圣教事业得到发展,乃紧抓机遇于春末风和气暖时,利用三个晚上(晚上不上班)召集儿孙媳们十多人,大的五十岁,小的十二、三岁,讲明教理,然后邀请神父到家中,经考查合格给予施洗,成为名副其实的教友
更使我感动的是:教友们省吃俭用,省下的钱用来装饰自家的小圣堂,每天恭敬天主,为自己的家庭,也为世人祈祷。王燕平神父告诫大家,遵守天主十诫,提高自身的修养素质,做到上爱天主下爱人。
以后又加上了小斋,即禁用肉与酒:直到中世纪末期有许多地区也禁食牛奶制品与蛋。但从中世纪始,守斋的规定逐渐有放松的趋势。一般讲来,古代教会守斋的规定要比近代严厉得多。
1917年5月13日,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圣母玛利亚在葡萄牙的法蒂玛显现给路济亚、方济各和雅钦达三个小牧童,要他们转告世人多多为世界和平祈祷。
想想自己这点小委屈算得了什么?以后的路还长着呢,还有许许多多的坎坷与磨难。我深信,这一路上有主同行,我不会再觉得委屈了。
他激励亚洲主教们以圣女耶稣圣婴小德兰和印度加尔各答的真福德勒撒修女为榜样。前者发现了在天的大父“是对我们的无条件的爱”;而后者则“将爱视为她福传事业的根基”。
亚西西宽恕节源自1216年发生的一个历史性事件:当时,方济各在一个小圣堂中有一个神视。他在神视中得到主耶稣基督赐予他大赦。方济各先得到教宗批准,然后将这大赦颁给其它的人。从此便有了亚西西宽恕节。
不应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要关心他人,关心教会,关心社会。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慈悲的心肠,像主耶稣那样,拯救人灵,服务于大众。总之,我们纪念耶稣圣心,就要像圣心那样,爱主爱人,传播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