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的恋爱、婚姻、家庭生活就是这种困境的真实写照———先是渴望亲密,又最终拒绝亲密。婚姻往往成为了亲密的敌人,最后只留下牵引、责任、限制与操纵,成为苦恼和沮丧的来源,这大概又是人的根本处境。
19日上午八点半,徐文洲神父对教友婚姻家庭作了反思,谈到了教会对教友婚姻家庭困难的帮助,他用自己亲身的经验,建议各堂区可以推动夫妇恳谈会,结合祈祷、心灵医治、忏悔圣事、弥撒、重发婚姻誓愿等教会活动,努力帮助教友解决婚姻及家庭问题
为此,母亲总是耿耿于怀,因为戒指是她婚姻的见证,失去了它,她觉得婚姻就好像失去了凭证和神圣。于是,她常向父亲唠叨。有时,偏激起来,甚至说是父亲故意弄丢的。
第二天早上,大家早早起床,来到活动现场聆听家长孔神父来为大家做讲道,神父从教会对婚姻的训导以及青年人目前的现状,为大家做了精彩的演讲,大家也都聚精会神的听着,受益非浅。
沃依蒂瓦教宗并未亲临这次大会的现场,但他透过电视连线向与会者致词,表明家庭立基于婚姻,它是人类的遗产、「我们当代男女的福音。
同样,部长枢机重申反对社会性别理论,因为它“削弱了人文主义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同性婚姻或消除差异的想法,似乎是不可接受的”。
献县教区周文书副主教主祭,50余位神父共祭,30多位修女及近500位教友参礼!共同送金神父最后一程!弥撒后,举行了追悼会。追念前辈的一生,和对中国及家乡教会付出的辛苦和做出的贡献!
圣咏第18篇很恰当地表达了若瑟的生活:默默无一语、教在不言中,周行遍大地,妙音送长风(吴经熊博士译)。男人,就要学习若瑟做男人。女人,则要学习玛利亚做女人。
3)“人有我有”模式:蔡仁厚、周联华、梁燕城合著《会通与转化》1981年,蔡仁厚在台湾东海大学的讲演《关于宗教的会通问题》引起许多人的注意。
教区请了谢开国、周华夫妻二人为这期学习班的主讲老师,他们夫妻二人轮流分享了生命藉着信仰而发生的改变,并分享了祈祷的方式及家庭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