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痛苦在生活中具有许许多多的面孔,诸如:疾病、仇恨、战争、迫害、不信任,直到死亡为止。圣咏的作者呼求天主在人类所有的努力都徒劳的地方介入,这就是为什么祈祷本身就是救恩之路,也是救恩的开始。”
他的工作孜孜不倦,1943年停战期间,又协助前盟军囚犯越狱,还有那些被纳粹迫害的人,包括犹太人。他的行为被德国人视为政治行动,这导致了他的死亡。
拜登总统离开梵蒂冈后,白宫也发表公告,表示总统“感谢教宗对穷人和在世界上因饥饿、战争和迫害而受苦者的扶持”。
扫禄是个热诚的犹太教徒,他认为基督信仰的讯息不能接受,甚至是个绊脚石,为此他必须在耶路撒冷城和以外的地方迫害基督信徒。
这位非洲的第一位殉道圣人生前所最注重的是教会的团结合一,对那些因害怕反基督的迫害而在起初时背弃信仰的人,他也怀着同情心来接纳他们。
第四世纪时代,位于意大利半岛东北部的阿奎莱奥是个很重要的城市,那里的基督信徒团体非常热心事主,信德非常坚定,因此成了罗马帝国皇帝迫害的对象。
崞阳教会原先是个大教会,有2000多教友,由于几十年的无情打击和残酷迫害,前些年减少到了几十人,经过会长们的努力,现在发展到了200多人。
在纳粹迫害如火如荼的时候,圣马克西米兰•柯尔贝神父这样说:‘仇恨不是创造的力量,只有爱才是’。
而保禄的经历更是奇特,他又是如何从一个迫害基督徒的人变为为主牺牲的人呢?
反而有能力提升它们和与之相融合,能够为所有民族所接受,因为救恩是赐给普天下的,就像梵二大公会议所教导的那样:福音不仅不会使人心灵中与各民族的礼教文化中所蕴藏的美善受到损失,反而会医治、提高它们,使之达于至极,以使天主受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