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谈到初领圣体时孩子们穿的白衣说:“根据古代的思想,白色是光明的颜色。白衣意味着我们在信德中成了光,放弃黑暗、谎言、虚假、罪恶,成为清澈的人,相称于天主的人。”
其实,每个朝圣者都带着自己的经历、自己的信德、自己有光明也有黑暗的生活前去朝圣。每个人心中都存有各自的渴望和各自的祈祷。教宗指出,每个走进朝圣地的人理应立即感到宾至如归、被接纳、得到了解及扶助。
正是在黑暗蔓延的地方才需要保持一束光明。我们的信德是紮根於天国的锚。我们的生活藉着锚链与天国相连。我们应该怎麽做呢?我们应该抓住锚链,牢牢握紧。
因此,耶稣从这个故事得出以下结论:这些世俗之子比光明之子更为精明,他们的精明致使他们甚至以礼貌谦恭、带着丝绸手套去进行更大的腐败。教宗不禁问道,是否存在另一种基督徒的精明呢?
我们知道上主的话语是我们不迷失自我的必要帮助,是照亮我们脚步的灯,是我们旅途中的一道光明。
保禄不怕让我们看到这失败,而这多少也令我们在困境中看到光明,因为十字架为我们基督徒也是胜利的记号」。
充满罪恶的心,不知让多少人远离了天主的大爱和光明,而只能永远与魔鬼一同生活在阴府。
(梵蒂冈新闻网)当新一代人有能力对天主说‘我在这里’时,世界才拥有光明的未来。冲突不断的民族主义竖起隔墙,排斥普世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遇。
它字字珠玑,句句千金;剖析人生,笔笔入理;憧憬光明,声声不倦。它是历史的凝固,现实的观照,信众的宗旨,至上神的启示。
但是,“在这个企图试探天主的黑暗与模糊的影像面前,也有天使们的临在,他们是光明和奇妙的肖像。福音说,天使“服侍”耶稣(谷,一,13);他们的使命与撒旦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