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的格言是因仁爱被拣选,这句话取自圣贝达司铎的讲道,他在评论圣玛窦被召叫的福音故事时写说:耶稣看见一个税吏,以喜爱之情看他、拣选他,并对他说:跟随我。
最后,本笃十六世承认他对奥迪弗雷迪一书的部分评论颇为严厉,但出自坦率的对话,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增进彼此了解。
不禁自问,百年之后,他人又将如何评论自己呢?自己又将给后人留下些什么呢?是激励他人寻求真善美圣的豪情壮志,还是如蒿草逢火烧后的秋风吹拂呢?人生,百年光阴匆匆如白驹过隙,如此道理谁不明白,谁不知悉?
房志荣神父是一位耶稣会会士、曾任耶稣会中华省省会长、辅大神学院院长、辅大宗教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益世评论双周刊社长等。
有位记者请教宗评论美国华府宣布废除「追梦人」计划一事;这计划是前总统奥巴马保护80万名未成年非法移民的政策。
教宗颁布的《重大原则》手谕今年9月9日发表後,萨拉枢机於9月30日在一些网站上发表了对教宗这道手谕的评论,称它是教宗个人的观点。
教宗在评论主日福音时强调,当耶稣说祂认识祂的羊,祂的羊也认识祂时,所指的不是智力知识,而是一种个人关系,相互间的亲密。教宗因此勉励信众让耶稣来认识我们。
马克思枢机最后也对性侵犯作出评论。德国神长们恰好在世界主教会议开幕前探讨了这个主题,世界主教会议与会神长也加以讨论。如同教宗方济各多次提到的,这也涉及滥权的问题。
英国和国际新闻媒体也对教宗本笃十六世不久后的访问发表评论,当地一些报章报道参加教宗的弥撒和在公开场合与他相会要付费用的消息引起批评与困惑,因为当地新闻界把这笔费用曲解成入场“门票”。
我们看见有些关于教宗作品的评论发表在不同国家,我们也看到人们喜欢直接阅读他写的本文,特别是星期三的教理讲授,正因为喜欢用它来默想,并从字里行间中找到光亮与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