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分享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软弱的,但是我们要在软弱中去寻找天主的旨意。”他还指出,“我们是一个有罪的人,我们是一个有病的人,因着我们有病,因着我们有罪我们才需要天主的爱。
天主会从我们的软弱中拯救我们,只要承认自己的软弱。我们该充满信心,因为天主先爱了我们。电影《面纱》的启示———责任与爱。当我们把二者合一时,就会有更多的平安和快乐。
我们必须意识到自己的软弱、脆弱和罪过,让天主的大能拯救和治癒我们。当天弥撒的第一篇读经取自《格林多後书》,圣保禄宗徒谈及基督的奥迹,称我们在瓦器中存有宝贝(格後四7-15)。
人人都应当知道,天主的慈悲终将彰显出其威能胜过于我们的软弱」。
这一现象反映了人性的本质:人性可善可恶。既然人性可善可恶,似乎可以通过加强个人修养、实施博爱教育、用相关制度防止统治者为恶等方式,有效防止诸如奥斯维辛集中营、南京大屠杀等人类暴行的重演。
这恩宠实在推翻了任何人性的思想和筹谋。宣认那真实的信仰,能敞开我们的心灵,去接受天主那透澈人生的无穷奥秘。面对今日人们日益自满的诱惑,拒绝接受天主为人所定的奥秘计划,我们又能说什么呢?
特别在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很大,人性决定了人会有意志软弱的时候,这也是教会修道人离职重返世俗中去的主要原因。3、自我空虚的安慰奉献生活的喜乐之源就是“浸泡”在圣言和圣体中,修道人的另一半就是耶稣。
圣言与人类所做的慷慨的交换:圣子从我们人借用了奴仆的形象,除了罪以外,成为与我们相似的一位,目的是为救赎我们,使我们分享他的天主性;人类处境的奇妙改造:在天主诞生成人时,人也在天主内诞生,耶稣来了,人类的恶劣处境得以改造,人性的原有地位得以恢复
司铎应当效法大圣若瑟,落实那些接纳和自我奉献的举动,坚信天主能在我们的软弱中大显威能。我们的软弱是「与上主相遇的地方」。教宗说:「自以为是超人的司铎,最终没有好下场,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教宗因此告诫政界人士,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各国人民都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尊严,尤其要求有一个更有人性的社会。教宗于是呼吁非洲及全世界肩负政治和经济责任的人士:不要剥夺你们国家人民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