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其他人,他们此刻内心更为痛苦。教宗在弥撒开始的致候词如此表示:“今天我希望大家为年长者祈祷,他们此刻以独特的方式面对痛苦,内心承受著极大的孤独,有时甚至充满恐惧。
在疫情重灾区贝加莫(Bergamo)的本笃会女隐修院院长德肋撒(MariaTeresa)修女向本新闻网解释,她们也有互联网和电视,因此也能了解当今世界所遭遇的痛苦。
这颗珍珠的美十分罕见,却带着有刺铁丝网的伤痕、隔离墙的痛苦。我在塞浦路斯感受到家的亲情,发现人人都是弟兄姊妹。我把每个相遇保存于心,特别是在尼科西亚体育场的弥撒圣祭。」
她们虽然为耶稣的死而痛苦,但“与其他人不同”,没有被“悲伤和恐惧”所困扰。教宗指出,她们表达这爱的意愿胜过一切,尽管知道坟墓是封闭的,需要移开封住它的石头,“她们也没有气馁,摆脱了恐惧和痛苦”。
她被男友抛弃后面临着生下孩子还是堕胎的痛苦抉择,于是她前往印度加尔各答寻求安慰,并在了解德兰姆姆的生活后找到人生希望。
“在穷人、病患、移民及痛苦者身上,何塞·额我略看到了耶稣”。这位委内瑞拉医生“谦逊”、“和蔼”、“随叫随到”,心中充满着“热火”,“渴望服事天主和近人”。
他的“王家庭院”坐落于那有痛苦者和需要帮助者所处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的君王的“朝廷”。区别那些称耶稣为上主的朋友们的风格就是他自己的风格:同情、慈悲和温和。
教宗于是指出:“从被迫逃往埃及的纳匝肋圣家的悲剧中,我们看到所有移民,尤其是难民、受迫害者和流离失所的人士的痛苦处境,我们看到每个移民家庭的困难,以及千千万万移民和难民所受的屈辱、困窘、痛苦的状况。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无论是谁,如果看见别人遇到灾难,遭受痛苦,都会产生同情怜悯之心。特别是那些重大灾祸中,令人怵目惊心的悲惨场面,更会使人心灵受到震动而触景生情,同遭难者一起痛哭流涕,忧愁伤悲。
事实上,它们没有给予生活中许多方面问题的答案,举例来说,如爱、不可避免的痛苦的经验、限度和死亡。然后还留下让我们积聚一切也不能满足的梦想——永远生活的经验,无限被爱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