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安于享乐、道德精神堕落、个人主义膨胀,随之自由主义、自我中心思想泛滥,藐视权威,破坏传统。传染到教会里就出现唯理主义或现代主义,出现了什么解放神学、东方神学、多元神学等等。
本村有一40岁的男教友,心地善良、擅长音乐,但是不进教堂,喝酒成瘾,打麻将成风,会长非常头痛,刘希合就主动前去拜访,一次、两次、三次,刘希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和他一起分享人生、家庭、信仰,最后这位教友封闭已久的心门终于被敲开了
这时我才发现客厅的另一半原来是一个封闭的小祈祷室,我问她们是否要望弥撒。“当然要了!我们快一个月没望弥撒了。”姜华平和姜妹垄两位修女异口同声地答道。
多位与会人士认为,宗教对话要激发宗教信仰者的主动性,让他们自觉地从封闭、自恋、胆怯的状态走向开放,做与社会人群积极相遇的团体。
与其把自己封闭在这问题上,我把它交出来、放下,交托在圣母无玷圣心内,我告诉她说:妈妈,从此这是您的问题!太重了,我负担不起。既然您是我的母亲,就请您帮我吧!难道您在天主心中不是极有力量的吗?
一、福传的动因事实上,福传是基督信仰的本质性要求,因为基督信仰不可能封闭自守;只要一个人真正地相信耶稣基督,真正地度基督徒的信仰生活,就应该去福传。不,更好地说是“自然”会去福传。
回到天父爱的源头,圣子和圣神的使命,并不会将我们封闭在静止的个人宁静空间中。相反,它引导我们认识到我们蒙召的圆满生命的礼物是无偿赐予的,我们为此礼物赞美和感谢天主。
让我们祈求上主赐给我们圣神,使我们不要坐在我们的盲目中,盲目能唤来世俗,世俗能唤来安逸,安逸能唤来封闭的心。请不要坐在我们的盲目中。
这就是必须激励我们的传教精神,不将我们封闭在自己的小团体内,也不觉得自己高于世界;我们蒙召向所有人呈献天主的爱,以便实现合一。这合一不消除差异,而是珍惜每个人的个人历史以及每个民族的社会和宗教文化。
‘终生’传教士的特别圣召──已故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写道──仍不失其确实有效性:它是投身于教会传教的典范,其中常需要彻底而完全的自我奉献,新而大胆的努力(《救主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