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祢受赞颂》通谕160号)教宗进而强调:照料受造界应是一份共享的恩典,而不是一种私人占有。这总是意味着应尊重每个人和每个民族的权利。
正如《愿祢受赞颂》通谕所言,整体生态也需要促进一种个人、社会与生态上的和谐,我们因此需要一种个人、社会和生态上的皈依。亚马逊地区的信仰意识需要得到牧人的陪伴与临在。
《愿祢受赞颂》通谕让我们明白,「不能不聆听大地和青年的呼声」。斯梅里利修女接著引用意大利明爱会的报告,指出意大利在二战后首次青年极度贫穷的处境比老年人的更加严重,每两个穷人就有一个是青年或未成年人。
同时,教宗还将最新通谕《在真理中的爱德》通过现场大学生象征性地交给罗马和非洲的全体大学生。教宗在默祷中指出,“默想玫瑰经的奥迹,我们再次与在耶稣基督内将祂的临在启示给各族人民的天主真正圣容相遇。
正如先教宗保禄六世在《民族发展》通谕中写道的,“传教士们在各地本着尊重地方文化及环境的原则推动发展,并继续这一努力”。而且,四十年来,“这是唯一能够使非洲人民摆脱饥荒和疾病奴役”的方式。
最后,胡志明市总主教介绍说,“我们的教会中呈现了令人鼓舞的迹象:近来,我向政府官员们介绍了越南文版的教宗本笃十六世通谕《在真理中实践爱德》。
(《我给你们牧者》通谕21)
人子这称呼,在旧约中通常指人;在厄则克耳先知书中,还带有一种卑微懦弱之意,指在天主的威能前,人只是一个软弱无能的可怜人(则2)。
守贞者所过的独身生活,为的是随时随地准备好将福音性的爱,给予周围所需要的人;对缺乏爱的人,能整个地将爱的能力,甚至将自己通传给别人。此外独身生活也让人看出来,守贞者把天主当作绝对的。
我是达尔通加尼教区圣伯多禄教堂的助理司铎。我还从事英语教学,帮助在堂区附近上学的年轻部落人士。」现在,除了博士学位,他还继续将青年教育和参与各种筹款活动结合起来,支持印度最偏远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