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慈悲年——地方教会开启“慈悲之门”仪式
2015-11-10

游行9.游行代表教会的朝圣之旅,「朝圣在圣年有特殊的地位,因为朝圣代表我们每个人在此生的旅程」,游行使我们记得「慈悲是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奉献和牺牲。」

地方教会开启“慈悲之门”仪式
2015-12-16

游行9.游行代表教会的朝圣之旅,朝圣在圣年有特殊的地位,因为朝圣代表我们每个人在此生的旅程,游行使我们记得慈悲是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奉献和牺牲。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十一:梦与死亡
2023-04-22

(印度《薄伽梵歌》)既然人生是匆匆过客,死亡才是归人,那么实际上死亡才是人生的目标,而人生一世不就是在准备死亡吗?这正是:“锦样年华水样过,轮蹄风雨暗消磨。仓皇一枕黄粱梦,都付人间春梦婆。”

罗马:教宗本笃十六世世界和平日文告
2010-12-30

基本人权与自由完全受到承认和实践为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所建议的目标,很遗憾,这些建议至今仍然不受重视或被反对。

教宗方济各宗座牧函 《开启他们的明悟》手谕
2024-01-21

(《四部福音合参》,1,18)藉由这封信函,我想要响应许多天主子民向我表达的请求,即全教会目标一致地共同庆祝「天主圣言主日」。

让一部分人在中国先信仰起来——关于中国文化的“信仰困局”
2015-05-10

也许,我所选择的目标在一千年以后才能够得以实现,今天仍旧还是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但是,这一切都并不妨碍我今天就放弃杀人放火,去矢志不移地去奉行、去追随美好的目标,去尽力做到像人那样为人生活,去赌人类终将为善

王艾明:本笃十六世对中国教会的神学启迪
2014-09-25

这个问题在于世界如果是源自非理性的,而理性仅仅是一个‘副产品’,有时甚至对其自身的发展都构成危害;或者说,这个世界是源自理性,由此而言,它的标准和目标都是具有确定的理性准则吗?

以三个基督徒群体特征看当今中国教会
2012-02-23

无论大学生们的信仰诱因如何,他们在信仰之后所表现出来的信仰特征还是有别于普通信众,尤其不同于以短期功利性目标为主要信仰动力的农村信徒。大学生基督徒们对于信仰目的及意义的回应与之截然不同。

习近平获赠德国1735年基于耶稣会士绘制的中国地图
2014-03-31

此期于欧洲出版的耶稣会士作品主要以教会圈子为目标读者,并因此而确立叙述重心。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1年元旦第四十二届世界和平日文告
2013-02-27

基本人权与自由完全受到承认和实践为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所建议的目标,很遗憾,这些建议至今仍然不受重视或被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