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的历练,使他从一个朝气蓬勃的阳光青年,成为一位德才兼备的司铎。从一位胆小怕事的单纯小神父,成长为雷厉风行的牧人。他最先在遥远的锡林郭勒盟总铎区服务了13年。
当今社会的思想、观念理论对教会的信仰内容产生很大冲击,教会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挑战,物质主义、现世享乐主义、多神多元理论使基督信徒的生活发生危机,教会出现的世俗化、自由化也引发纷争,内耗信仰滑坡问题,从而严重阻碍了福音的传播及教会的发展
近十年了,每年都有同样的感觉。有时候,心中不禁在问,这么多人年年背井离乡而远走他乡,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不就是为了把自己的家园变的更美好一些吗?生活的更幸福一些吗?
这条道路让我在生命中的各方面验证了我的圣召和我的司铎生活。朱萨尼神父所传授的,还有他的教育方法,对我实在有决定性的影响,使我更意识到我的司铎生活的美好。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6月22日上午在梵蒂冈接见了第11届国际青年论坛的与会者,他既是个指导儿女应走道路的父亲,又是支持自己羊群的牧者,更是藉著基督之光照亮人心的向导。
一、神学的解释 一些神学家认为神父的第一职责应该是宣讲基督福音。他们强调圣言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圣事中。我们知道圣事带给我们的是与真实生活的基督相遇,他以大能临于圣事中。
明白了自己的人生目的,我们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也不会使人迷惑,反而有了新的价值。我们通过三个方面默观今天的读经和福音:(1)目的与困难;(2)如何跟随主?(3)我的人生目的。
这儿人口稠密,村民善良,村里庙宇林立,却没有人了解耶稣,有人偶尔听说过天主教,也是义和团时候的印象,人们更多的是对教会的否定和歧视,这里的世界好像与基督无缘。
这两个组织於4月6日发表联合公告,解释在逾越节三日庆典前夕参与这项活动的意义:「在主基督受难的奥迹中,在逾越节希望的光照下,不忘许多无辜者的苦难和十字架,对此感同身受」。
这是教宗本笃十六世于6月23日星期四基督圣体圣血瞻礼,在罗马拉特朗大殿举行弥撒讲道中的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