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6月24日上午还将举行修院教学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探讨有关修院教学管理及灵修培育方面的经验。这次交流将邀请全国一些修院的院长及经验丰富的授课老师参加。
3天的培训和会议在祈祷与共融的气氛中进行,各个修会分享了各自的神恩和服务,并探讨了如何在新形势下服务社会人群,见证福音信仰,并加强全省修女的陶成和再培育。
[可喜的是一些教区之间有了借调神父或修女相助的现象,但互助机制上还处于尝试阶段,其长期性还有待探讨,也需要新兴修会团体的参与。]
这条道路由神学对话机构组建,使我们能够思索共同的传统,从而建设共融的未来,本著诚实的态度探讨并尊重仍使我们分离的问题。除了这两条路,我们还愿意加上第三条,即先知性道路。
与会青年蒙召「运用聪明才智、奉献投入并坚守信念,在自己的城市和大学、职场和工会、公司和运动组织、公共和私人职务上发挥具体的影响力,针对所探讨和所决定的各项主题和模型,深入它们的核心」。
周贤正主教的演讲题目为《圣经“历史文明”传授的文本“梳理”(翻译)——探讨马太福音1.1-4.17》以马太福音第一章到第四章的内容为出发点,分享了他对马太福音的深入思考,提出了责任与使命的重要性。
这位圣人于公元一百年生于巴勒斯坦,年轻时不断追寻真理,前往许多传统的希腊哲学学府探讨真理,直到有一天在海边遇见一位神秘可敬的老人,他的谈话令儒斯定陷入危机,因为他指出人仅靠自己的能力无法满足自己对神的期望
[可喜的是一些教区之间有了借调神父或修女相助的现象,但互助机制上还处于尝试阶段,其长期性还有待探讨,也需要新兴修会团体的参与。]
我们今天的教理讲授将探讨智德这一德行。智德与义德、勇德、节德一样,同属于“四枢德”之一,它们不仅属于基督徒,也是古代智慧的遗产,特别是希腊哲人的智慧。
31位专家学者分别从历史篇、现代篇、浙江篇和综合篇展开深入研讨,对天主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回顾与思考,对全新的天主教中国化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