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她回到天主的羊栈,慢慢地不但带领全家包括两个女婿都加入了圣教会,而且将周围熟悉的很多人也领进了教会。据不完全统计,她传教的人数不少于百名,是名符其实的福传模范。
1993年,田修女加入了炼灵中保圣母会。当时教区经济也十分困难,主教决定开办养鸡场,来解决修会的自养问题,田修女主动请求负责鸡场。
我们相信,会有一天,天主的爱将遍撒神州大地。“我只管向教外人传福音,至于人家信不信教,加不加入教会,这就不关我的事了。”这是笔者最近与一位老教友谈话时,他向笔者说了这番话。
在这里,他向他们讲解了童贞玛利亚在领受加俾额尔天使传报耶稣诞生的喜讯之后,在她的表姐依撒伯尔面前对天主所发出的赞颂感谢词,并以这篇要理结束为期五年之久的圣咏和赞主诗歌的要理讲解。
更加显著的是:司祭即神职,乃是专务敬天之礼并为此而蒙召的人,换言之即今日的弥撒圣祭和圣仪的施行者;天主在古时也特别拣选了各个时代的先知,为了以色列民族信仰的复苏和全人类得以救赎,不仅有四大先知:依撒意亚
以此精神,面对世界的动荡以及穷人的哭泣,玛达肋纳感到蒙召“全然活出基督的爱,准确来说,就是从慈善撒玛黎雅人的油,到加尔瓦略山上的醋,如此的为了爱而把爱给祂,——因为,藉由毫无保留地爱祂,并让祂爱我们到底
德肋撒,这位瘦小的修女有一句名言:“爱,直到受伤。”
相传:公元320年9月14日,君士坦丁大帝之母海伦娜在耶路撒冷的加尔瓦略山上,主持找寻到基督的十字架。于是在寻获十字架的地方建立教堂,举行瞻仰、敬拜和纪念十字架活动。
在班加罗尔总教区,人口稠密的卡纳塔克邦的城市居民区,临时搭建的火葬柴堆成倍增加,15座基督徒公民的墓地已没有多余的地方来安葬亡者。
教宗的要理讲授围绕《依撒意亚先知书》关於天主训斥并教导以色列子民弃恶从善的章节展开,阐明慈悲与纠正的关系。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