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在福音中,被钉十字架上为他人恳求宽恕的耶稣与那些喊着“钉祂在十字架上”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不断向基督说:“救你自己吧。”教宗说:“‘拯救你自己’与救主的奉献出‘自己’猛烈冲突。”
若翰纳说,“若望用方言向富高神父说,‘救救我的若翰纳,没有她我怎么办?’数月后,若翰纳的身体开始好转,复活节时与家人一起去参加弥撒。她说,“我的医生说,我丈夫的信德比科学更强大”。
事实上,灵修指导与性别因素无关,而是在圣神内前行、做天主的子女和成为领受天主圣神的人,由此,她能够“安稳地把船停泊在救恩的港口,坚定对天主的信赖乃是可靠的锚”(《辛克莱蒂加行实》19节)。
祂正是因此而遭到指责:与罪人在一起,因为祂正是将天主的救恩带给罪人。”善牧爱所有的人,愿意拯救迷失的人。教宗强调,“天主不是在注视祂的羊群的围栏,也不威胁他们,不让他们离去。
爷爷慈爱地说:“孩子,它们太值得我们感谢了,要是没有它们我们爷孙俩早就饿死了,它们是救我们于危难之中的大恩人,我们不但要感谢大树和小溪,还应感谢每一只为我们歌唱的小鸟,每一朵带给我们芬芳的花朵,每一缕爱抚我们的阳光
信从他的话语,打开心门,接受耶稣基督作我们的唯一救主和生命的主。确信自己已经在主内获得了永生,这永生不是出于我们的功绩,而是出于天主的爱。
为此,我们每个教友一定要发挥自我的能力,叫那些诚心寻求基督救恩,并以善心度日的教外朋友们,早日投入主的怀抱。我们常抱怨福音在国内传播的慢,但我们又是否反省过,除了历史原因外,自身又有那些问题呢?
为赢得那软弱的人,对一切人,我就成为一切,为的是总要救些人。”(格前9:22)福传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这是我的又一个深刻体会。以前,我的生活过得很舒适。自打参加了福传组,生活节奏发生了变化。
那救以色列人渡过红海的上主,不正是“一面发黑,一面发光的云柱”吗?(出14:29)这红海就是我们的人生和信仰,就是耶稣的十字架———他也在上面经受了天父的舍弃。
它不必再强调基督再次来临的迫切性,但它鼓励我们重新体验期待耶稣的诞辰,好从耶稣那里接受丰富的救恩。所以它给我们的讯息是喜乐和忍耐。 我们先从第一篇读经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