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个教会信德最丰富活泼的宝库,应该是指示我们走向生命之道路的书。教宗说,大家在心中应该有以圣经中的话为真理的大意愿,并和大家一同在日常生活中走这条真理之路。
刘神父的尸体被送到了殡仪馆,看着刚才还鲜活的一条生命,转瞬间已没有气息,李神父几乎崩溃了。
本文将尝试从《圣经》与《天主教教理》以及教会传统等根据出发,探讨炼灵圣月的意义,并进一步反思其对当今时代信仰与生活的启发。一、炼灵圣月的历史与神学根据炼灵圣月的传统可追溯至早期的教会实践。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曾讲解有关圣灰瞻礼和四旬期的意义:“星期三圣灰瞻礼带领信友进入一条走向巴斯卦的旅途中,所以必须用守斋来走这条皈依的道路,并借着忏悔与补赎的武器来对抗罪恶的神……圣灰礼仪这一天在头上撒圣灰并不是要给教友制造悲观消极
若用心默观,就会发现每一座山背后都有深刻的意义,或许,你正在其中一座山上。一、熙雍山此山又称摩黎雅山,是耶路撒冷东南的一个山岗。在这座山上,亚巴郎曾怀着信德将要祭献自己儿子依撒格,后被天主制止。
(列上19:11—13)聆听天主圣言需要圣宠,也需要我们自己的渴望,和能够做点什么;内心的静默从我们生命的核心处去听,虚怀若谷地接受由超然而来的事物,准备接受天主的圣言;只是当我们内心静默的时候,这一切方能办到
关於教宗派遣特使在圣周探访难民的意义,斐洛尼枢机解释说:「我在圣周期间临於难民中间,显然具备精神上的意义,就是要以基督苦难的奥迹,给这些人的苦难赋予意义。
根据需要还设了专题:弥撒中的摇铃与献香、大礼弥撒献香的意义、弥撒礼仪中的圣器、弥撒时各姿态的意义等课题。
在一个由“天行者使团”、“香港基督徒学会”、“香港基督徒学生运动”,联合举办的《耶稣受难记》电影分享会上,有神长指出,观众为基督受难与圣死而感动,但不能忽略从宗教角度了解复活的意义。
这项礼仪在圣额我略教宗逝世纪念日隔天举行,格外意义深远,因为正是这位教宗於597年首次派遣本笃会士奥斯定前去向盎格鲁撒克逊人传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