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耶稣给予我的情感方面的敏感细胞较常人更为多些,以至于我会常常感动于在他人看来不值一提的事件当中,也或许耶稣对待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因为他给予了每个人所需要的事物,但却独独偏爱了我,赐给了我一双可以发现爱的眼睛
他指出,有些人会利用传媒来「毁谤他人,泼人脏水;这在政治界尤其严重」。不实毁谤是以谎言伤害他人,揭人疮疤则是揭发他人以前的过失。「这个人或许已经为他的那个过失付出代价,坐监服刑,付清罚款等等。
教宗答道,这需要有尊重差异的勇气,「完全承认他人和他人的自由,进而竭力捍卫他人的基本权利」。这勇气是「对话的灵魂,以真心实意为基础」,「绝不可在宣扬友爱之后背道而行」。
教宗指出,这是一种「隔阂」的悲惨处境:与恩宠、与历史、与他人之间的隔阂。我们若是与恩宠产生隔阂,就会执著于自己的遭遇和忧愁里,恩宠的世界逐渐变得事不关己,圣人仿佛只是「孩童时期想像出来的朋友」。
他说:“安逸文化使我们只顾及自己,使我们对他人的呼求无动于衷,使我们生活在肥皂泡中。
在这样的世界里,教宗方济各8月26日在周三公开接见的要理讲授中吁请基督徒分享自己的财物,使之也能惠及他人。为此,教宗提及教会初期的经验:当时的信友也遭遇困难,但他们把财物归为公用,众人「一心一德」。
爱是接受、认可(他人、事物)。爱是接受他们现在的样子。爱是爱他们与你的不同,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路。爱是信赖。爱是平和的情绪。爱是认同,通过认同一个个单独的存在达到合一。
神父的接纳与关怀,我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感恩,每逢大瞻礼时我都提前打电话告诉我所认识的外来教友准备过大瞻礼,每逢中秋节我们和神父一起欢度中秋,当我们品尝了教友送给神父的精品月饼时,我们顿时觉得教会就是我们的家
首先,圣父本人在不同场合以非常感人的方式,表达了对基督徒团体的关怀,尤其是摩苏尔的基督徒家庭,他邀请大家为他们祈祷。
因为我知道中东局势越复杂,就越需要表现出友爱、鼓励和关怀之情。牧灵访问黎巴嫩体现了跨宗教会晤的讯息,因此,访问的目的是邀请中东人民从暴力转向对话与和平,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