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夫妻之间最初的那份爱情的味道也慢慢淡却,没了那份激情,生活归于平淡。
也许,下面这个故事会给我们更多的反省和启示:在《非洲大复兴》一书中,有一个十间房子的故事,大致内容是:有一名教友非常热心,生活非常富裕。
这时我才知道自己的力量有限,这才想起天主来,便一边祈求天主圣神给我力量,一边也开始反省我的生活。同时也想起了刘奶奶她们曾劝过我,主日天不要再干活了,当守罢工。
平时这里没有神父,平时的信仰生活由一位会长负责,在佛教而闻名的普陀山脚下,他们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坚守着心灵深处的一方净土。
加尔旺会士是方济各会的会士,生活在18和19世纪期间:他是个和平及有爱德的人,因他帮助穷人和受排斥的人,长时间地在告解亭里度过而受人们的爱戴,而圣体圣事是他灵性生活的中心。
有时候,我们为了基督徒所面对的困境,为了有的地方的圣堂被破坏而难过,为了十字架被拿下而叹息,为了神职弟兄的遭遇而紧张……然而,从某种角度反省,这些事件难道不是主耶稣基督在给我们敲警钟吗?
所以,南堂司铎团常常提醒堂区的教友们:教会的吸引力就源于我们把这份复活的信仰生活出来。神父在讲道中常说:人生一定是喜剧,这个历史也必须是喜剧,因为这是扎根复活内的信仰。
教宗表示,我们生活其内的文化颂扬不能持久的短暂事物,为人提供众多避难所。在这也会造成严肃牧灵问题的背境下,基督信徒身份的稳固性会受第二个形式的试探,陷入肤浅的圈套。
鉴于此,信德年要求我们大力宣讲《梵二文献》和《天主教教理》,认识、学习、实践,反省信德,重新发现信德,着力培育信德,真正活出我们的信德,激发新福传的意识,并为我们的信德作出活的见证。
(见1月《圣爱》)“新春共勉”的字句虽不多,却字字珠玑美玉,令人反躬自问,深刻反省。我们可以用其中的每一句话,向自己反问,是针对我们自己而提出的吗?身为基督徒,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作为人生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