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调查有来自孟加拉、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尼、韩国、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新加坡的一千零卅三人参与,旨在瞭解亚洲青年教友对圣体的认识、对朝拜圣体的参与,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活出圣体圣事。
印度德肋撒修女50年感受不到天主的存在,可她仍然保持信心。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更多的是在反省过去美好经验的过程中对天主的新发现,这种新的发现会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在场的主教来自拜占庭礼传统、中东、印度和其它地区。教宗引用梵二文献《东方公教会》法令,说:「在教会中的差别性,并不妨碍其统一性,而且相得益彰。」
1893年,传信部把印度阿萨姆邦的传教监牧区委托于救主会会士。救主会于1902年召开第一届修会大会,十字架的方济各玛利亚神父当选为终身总会长。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移居弗里堡。
圣方济各·沙勿略作为耶稣会东方使团的总负责人,在他的努力下,天主教在印度、东南亚各国、日本等地逐步发展起来。他真正称得上是教会多元化和全球化的首位倡导者。
2012年,裴总主教向亚洲主教团协会致辞时,建议促进教会与河内政府所抱持的无神论交谈,并强调东方各国的经历有别于西方社会世俗化的趋势,好能找到新的方法传播福音。
其次,由于台湾政府禁止开设宗教课,教会学校祇有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宗教活动,但是学生大都去补习,难以培育圣召。香港和澳门的天主教学校都没有这个问题,甚至可用政府资助聘请「牧民助理」。
当前的挑战是如何让叙利亚政府及反对派在日内瓦坐下来和谈。
问:关於迫害罗兴亚人的指控,缅甸政府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但直到今天仍没有找到侵权证据,而最终结果要等到1月底才公布。您对调查结果有何期待?问:不抱太大期望,因为这个委员会由军方主持。
若我们留意到最近数十年来宗教在选举进程和政府决策中的角色越来越明显,也就不足为奇了。这种政治、道德和宗教互为渗入的现象导致日渐呈现出一种摩尼教的面目,将绝对的善和绝对的恶划分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