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关系到了内修的问题,因为我们固然在领洗时就成了基督的肢体,但“穿上基督”和“怀有基督的心情”却是一个奋斗的过程。几时我们“生活在主内”,几时“我们才能获得点燃世界的天主之爱的薪火”。
两个多月后的8月15日圣母升天瞻礼,令人称奇的事情发生了,5位藏族同胞在西宁领洗皈依基督。8月下旬,笔者三上玉树,修女们高兴地回顾了雪域高原的见证服务。告别之旅的帐篷弥撒中,大家欣慰地相互分享:看!
她虽然自小领洗成为基督信徒,但也很“正常”的如同一般年轻人,离教会远远的。当她高中时,堂区来了位新的本堂神父,这位神父开始组成一个年轻人的团体,每月有一次聚会,和年轻人一起唱歌、教他们祈祷。
会后,张三星神父宣布:“下一次会议时间定在2008年3月17日上午9点开始,参加人员:会长、部门负责人、传道员、准备领洗的慕道者”。
对新教友的后续培训也很重要,慕道者领洗后,有的会逐渐冷下来,发现这种苗头,传道员便及时上门了解情况,排除他们心中的困惑,坚固他们的信德,有的放矢地进行跟踪关怀;遇到主日,敦促他们参与弥撒;举行各种活动时邀请他们参加
导师曾告说:做神父15年后才知道什么是做神父,是一个慢慢从外在进入内心的认识:前5年注重成就(盖堂数目、领洗人数)、再5年就要小心人际关系———人会有空虚感,但人与人之间千万不要互相利用
我们的孩子不会在荒郊野外出生,我们的家庭不需要到处逃亡,我们去圣堂不需要长途步行,更不需要走几天的路程,我们也没有遭受像圣家一样的迫害……同时,我们自领洗后,罪过被赦免了,也充满了恩宠,成为天主的儿女。
侯主教离开后,面对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考验,我们神长教友和修女修士没有退缩,大家没有辜负主教的期望,一批批修士晋铎了、一批批修女发愿了,放眼看去,一座座教堂拔地而起,领洗人数也在逐年增加,教区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田连恩的两个儿媳都是教外人,看到公婆的行为非常感动,都领洗加入了教会。而且儿媳的父母家人也都领了洗。大儿媳的母亲领洗三年后把圣经新旧约抄写了一遍。
2011年有一位妇女患乳腺癌,稍微接近她,恶臭刺鼻,送到其他老人院都没人收,但是张爱玲收下了她,并说:“我当时就是为救她的灵魂,我亲自服侍她,问她愿不愿领洗?她说愿意,领洗几天之后便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