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他们前来是要会晤某个人,是要与天主相遇,与基督相遇,与基督的母亲相遇。他们也愿意发现那生活在天父和天主之母家中、走向幸福的道路,以及那条最肯定和最可靠的圣母玛利亚之路。
这些未成年者的纯真被窃走,有的被强行与母亲隔离,被遗弃在痛苦记忆的伤痕中。这敞开的伤口促使我们要坚定果断地寻求真理和正义。我为这些罪、为在天主的家中令许多人看到的恶表和背叛祈求上主的宽恕。
凌君慧的母亲陈妙英弥撒后说,纵然不舍得女儿往远方传教,也挂心她要面对艰苦的生活,但「欣赏女儿乐于助人的态度,以服务他人为先,对人很有爱心」。她与凌父也受女儿影响入教,并时常为女儿祈祷。
男孩的母亲生育时难产早逝,打死孩子的父亲顿时就疯了!不久他也死了。于是,在小孩的坟旁又多了一座新坟。
沙维豪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里,父亲是匠人、母亲是裁缝。七岁时,初领圣体、十二岁时请求鲍思高神父让他到都灵的公学里读书。鲍思高神父很高兴地收留了他,并立即意识到这个孩子“是块缝制献给上主的华服的好材料”。
在这个旅程中,天主将我们放在玛利亚身边,以她为我们旅途中的同伴和殷切关怀的母亲。她向我们保证,使我们记得她的圣子耶稣常与我们同在。”
她是爆炸案中另一死者策肋定.若瑟(CelesteJoseph)的母亲。(天亚社英文新闻见NP07337.1552期2009年6月1日)
要称呼天主为父就是以服务众兄弟姐妹,来构建教会就是在宣扬天主的讯息时,即使做一个口吃的先知就是要用福音,来挑战和肯定众人就是向穷人提供复活的希望而且还为富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就是在这里被赶走,在那里受讥笑就是被麻风病人称作母亲被那些受社会排挤的人士
(路2:25)一直到十字架下“在耶稣的十字架傍,站着他的母亲。”(若19:25)“和她的独子一起受了极大的痛苦,以慈母的心肠将自己和他的牺牲联系起来,热情地同意将亲生的儿子奉献为牺牲品。”
教宗邀请所有人为传教士祈祷,使传教士在极大的困难中能展开他们的事业,教宗将传教士托付给圣母玛利亚,她从被钉十字架上的耶稣得到了新的使命:成为所有愿意相信耶稣并追随祂的人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