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出生于一个虔诚的老教友家庭,自幼接受了洗礼并受到了良好的宗教信仰熏陶,成年后在内蒙古三盛公修道院修道,由于时局动荡迫使父亲离开了修院,在天兴泉小学任教,动乱的烟火不断,父亲无奈回到陕北老家务农。
陈氏透露,在高中时期曾有志修道,可惜种种原因而未能达成。他说:「这次环球朝圣可弥补这项失落吧!」
后来天主召唤他,他便毅然弃俗修道,后来更创立赎世主会,成为18世纪以来最受爱戴的教会人物之一。
大家在感动与感恩中分享着、快乐着、祝福着……为两位银庆司铎赠送字画刘良善神父,圣名味增爵,小时候在那个教会艰苦年代仍不忘热心事主,并立志修道。
阿西西是著名的方济各修士的诞生地,他摈弃经院哲学,深入劳苦大众阶层,歌颂天主创造的宇宙大美———大自然的精神价值,成为西方一个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热爱自然、热爱动物的清贫、高尚的修道者。
在和伙伴们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彼此互相承担,分享让我们对彼此加深了认识和了解,同时也让我们的修道生活过得更加积极,充满喜悦和活力,成为彼此的支持与鼓励!
至1851年7月,徐家汇天主堂(又称“小堂”,不是今天的圣依纳爵天主堂)举办开堂典礼的时候,“参加典礼的有主教4名,神父20余名、修道院士、徐汇公学学生及外国军官、外侨多人,场面非常热烈。”
此前,修女们进行了为期3天的避静神工,大家一致认为,这次避静受益匪浅,通过学习与基督相遇的神操方式的带领,姊妹们认真反省了自己的修道圣召,同时,仔细分辨了修会的神恩。
他曾多次尝试修道,成为司铎,但健康状况使他无法实现这个愿望。教宗指出,“身体的脆弱不但没有使他封闭自己,反而成了更关心他人需求的一名医生”。
我忆起某日,一陌生教友问我修道几何,我大是发愣,她竟指着堂内的墙壁上由我设计的专供教外朋友观看的24道信仰问题,我尴尬的解释我只是俗家子弟。